('\n
右北平的丢失可谓是相当戏剧性,然就是因为右北平丢后,士卒无所损伤,竟使得渔阳等地大有投降的趋势。
\n
此时的卢绾率军刚到渔阳以西,便听闻右北平丢失,心中大为惶恐,想来定是汉得民心,故而使得右北平不战而降。
\n
想来汉军得城,气势正盛,若是驻扎渔阳,岂能与之对抗,因此卢绾率军还未到右北平,便全军又撤回了蓟城,与上谷形成掎角之势。
\n
樊哙占领右北平之后,当即昭告燕地诸城,其书曰:“今汉家天下并无纷争,皇帝以孝治家,以和治国,燕地卢绾,本为皇帝邻人,楚汉相争,略建功勋,封为燕王。”
\n
“燕地毗邻匈奴,卢绾居心不轨,竟与匈奴来往,欲反汉自立,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何以谓之,皇帝再三劝慰,其心不改,故而征兵讨伐。”
\n
“今赵代之地皆平,百姓休养生息,唯有燕地万民,饱受生灵涂炭之苦,处于水深火热之势,汉军仁德,不愿以刀兵相见,若诸城纳降,皆既往不咎,官为原职,若有违汉军好生之意,严惩不贷,望诸君告之。”
\n
这篇帛书昭告燕地之后,渔阳距离汉军最近,首先纳降,之后辽西、辽东诸地皆投降于汉军,如此一来,卢绾仅剩下上谷城和蓟城。
\n
上谷城不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张胜已经在其中驻兵,三万士卒守城,完全不在话下,樊哙见诸城皆投降,便率军前往上谷城。
\n
张胜初到此城,为了稳住民心,也是发表了一篇帛书,其言曰:“今天下虽定,然诸侯终日惶恐,何也?汉家皇帝喜刀兵。”
\n
“初天下为十八路诸侯所得,汉王以狡诈著称,图得天下,却不愿与人共享,昔日定天下九王,除吴苪竟无一人善终,平南王宅心仁厚,多次举荐贤才,立下战功,竟被刘邦囚禁于长安城中。”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