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当即向着宫外走去,刘邦有些无助的看着陆言,“子玉,子玉!没想到这小子也怕惹事,朝中肱骨应该不难选择。”
\n
于是乎,刘邦便将朝中三公九卿的官牌全部放在身前,不管正副,共有十二位大臣,刘邦左右把玩,心中觉得既然是肱骨,而且还要德高望重,随即将九卿排除,瞬间还剩下三位。
\n
“萧何在长安处理政事井井有条,不可前往赵地,如此乃是失了治国的良策,况且萧何的威望已经无人匹敌,留在长安最为稳妥,樊哙乃是朕的妹夫,长安的秩序还需要他来维持,也不能前往赵地,看来只有周昌这个老家伙了。”刘邦沉吟自语道。
\n
最终刘邦终于下了定论,欲让周昌虽赵王一同就封,解决目前的事情,至于戚夫人则是留在宫中,日后回国。
\n
周昌本为汉御史大夫,办事也算谨慎,忽闻刘邦召见,不免有些惊讶,当即身着常服,前往宫中拜见刘邦。
\n
君臣礼毕,两人对坐,气氛稍显尴尬,刘邦稍微抿口温茶,有些不在意的说道:“周昌啊,今如意已经就封赵王,身边缺个相国,你觉得如何?”
\n
“陛下的意思是让我前往赵地治理百姓,离开长安?”周昌有些茫然的问道。
\n
刘邦略微颔首,“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召你前来询问事宜,而且这件事一定得麻烦您,想来朝中难有您这般德高望重的人物了,公若是去了赵地,百姓定会和谐富足,何乐而不为呢?反正公无论如何也要为朕去辅佐赵王,去担任他的相国,共同治理赵地。”
\n
周昌听罢,这明显是降职啊,当即哭着回答道:“昌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昌甩给了诸侯王呢?”
\n
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颇为感叹的说道:“朕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朕私下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公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公就为朕勉强走一遭吧!”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