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势更好,但还是能看到不少莫名枯死病死的稻苗。
还有些长势不均,有些稻苗高有些稻苗矮。
还有些密,有些疏。
就没有谁家的稻田,能像明玥家的这样,几乎看不到病死枯死的稻苗,长势均匀,疏密得宜。
县令拉过一棵稻苗得叶子仔细看看,表情是一头雾水。
他转身问身边的主簿和司农官。
“这是什么稻种?我们县何时引进过这个稻种?”
主簿和县丞同时摇了摇头。
主簿道:“我们县能种水稻的水田并不多,全部稻种也只有四种。这个稻子,都不是我们那四种稻种里的。”
县令疑惑道:“那会不会是从别的县,或者去府城买的种子?”
“不会。”县丞回道:“我们的稻种都是府城的司农官统一下派的,若是有四种稻种更好的种子,没道理不下派下来,难道知府不想提高全府的收成?”
主簿道:“我们现在只看到稻苗长势良好,并不能说明这些稻苗以后都能抽穗,或者能结出稻谷来。是不是高产,我们还得看看。”
县令点了点头:“说的有道理。村长,清溪村的村长呢?”
“在,草民在这呢!”杨村长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赶紧上前,微微弯着腰,一副洗耳恭听,任凭吩咐的样子。
县令指着明玥的十亩田地道:“这块田给我看好了,不要让人给破坏了,等到结穗的时候,本官还会过来看看。”
村长赶忙点头哈腰:“是,草民记住了。”
......
县令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又浩浩荡荡地走了。
村长看了周围,这片集中地,去年为了防止流民抢盗,外围插起了高高的篱笆墙。
有些地方,经过一个冬天的风雪的洗礼,和野兽的啃食,已经出现缺口。
他怎么看,都觉得不安心。
于是他跟一起陪同来的村里的人道:“回去,各家出一个劳力,再把这圈篱笆墙修补加固一下!”
......
傍晚,村长来到了明玥家。
“你家的稻种是从哪里买来的,县令大人说,看着不像咱们县有的稻种。”
明玥知道,她种的水稻,长得跟别人家的都不同,早晚会有人来问这个问题。
借口她早就编好了。
她憨憨地挠了挠头:“阴差阳错,都是阴差阳错,去年,我们把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