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好的人家,以及以前跟着卖黄金糕赚到钱的人家。
第一天,领出去的,只有不到三十本的书。
明玥建议他们还是拿去县城卖,毕竟能花得起几百文钱买书的人,都在县里呢。
明玥并不着急。
这个信息传播速度慢和知识匮乏的年代,好书都不愁卖的。
.......
果然,当天下午,那些领了书拿去卖的人,又匆匆找上明玥来了。
他们的书都卖得很顺利。
一开始,他们看到那些衣着体面的人走过,就对着他们吆喝,卖书卖画本。
很多人一听说“画本”两字就挪不动步子了。
谁叫这时候,市面上流传的画本太少了呢?
画本子可不像那些杂书和科考书,要识字的人才能看懂。
不识字的人,看画本也是能看懂,也能获得知识和信息。
那些人驻足下来,问卖得什么书,什么画本,能看一下么。
卖书的村民,就会让他们看前几页。
那些看了前几页,就停不下来了,等他们看入迷的时候,村民们就把书收回来,要看就要把书买下来。
这样,他们很容易就把书卖出去。
当天领出去的三十本书,全部卖完。
甚至有些人,不只买一本,还买了好几本,说过年拿回去送礼。
村里人听说,那些书很好卖,有几家人,一天卖出去5本书,赚了500文钱。
村里好多人都坐不住了。
纷纷上门要书。
明玥给他们每个人登记好,谁要了几本书,交了多少定金,下次要补足定金才能领新的书去卖。
那些信誉好的人家,交200文定金就可以,那些信誉不好的,要交300文全款才能拿书。
并且每户每天最多只能领5本书出去。
只有那些跟明玥交好的,比如村长家,族长家,赵老头家这些,每家就能领10本。
有些思想灵活些的,不去县里跟别人挤着卖,他们会到临近的几个县城去卖,一天只要卖出去几本,就能赚上几百文钱,完全负担得起来回的车费。
他们买书的同时,会跟买书的人说,这是上册,要看下册的,元宵节再来买。
提前做了一波预售。
只是让明玥意外的是,跟她家不交好,甚至有仇的石寡妇的儿子,石根生,站在明玥的桌子跟前,拿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