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卢氏一起腌制风干,留着以后慢慢吃。
说实在的,穿越过来至今七八个月,明玥还是有些受不了这里的猪肉的一股膻味味。
每次猪肉,都要让卢氏提前腌制,并且煮的时候,还要放很多的调料品才能勉强掩盖住那股子膻味。
今天回来的路上,就因为板车上放着两筐猪肉,那浓浓的膻味,明玥宁愿一路走回来,都不愿意再坐在板车上了。
在回来的路上,她就想着,回去后,找几个人在原来老宅的后院建个猪圈,然后去抓一批猪回来养。
这里市面上卖的猪肉,膻味这么大,应该都是没有劁猪的习惯。
如果自己养了一批劁过的猪,以后杀了,猪肉没有膻味,拿去卖,卖价是不是能比市面上的猪肉要高?
另外一点,有件事一直困扰明玥很久了。
就是现有的技术水平,明玥没办法造出化肥。
提高土地肥力的事,只能靠烧肥,沤肥这些老办法。
但是这些老办法,需要用到大量的人畜有机肥。
仅靠明玥家十几二十来人和两头牛产生的有机肥,提高家里将近三十亩地的肥力,还是不够的。
再加上,来年明月还要在后院种花,种瓜,那就更不够用了。
所以,要是她再养个一二十头猪,这些猪产生的粪尿,是不是能够用?
养猪需要大量的猪草,眼下已经深秋,长在野外的猪草早就枯黄,要大规模养猪还是来年开春后再说吧。
.....
养猪的事暂时搁置一边,明玥要开始倒腾她收购回来的鸭绒和鹅绒。
首先要煮沸杀菌消毒去味,然后再摊开晾晒。
最近秋末的太阳还比较烈,晒了两天,鸭绒鹅绒都变得十分柔软蓬松了。
明玥找来庄子里的几个妇人,卢氏,以及赵家姐妹。
她画了一些画。
羽绒马甲,羽绒短款外套,羽绒长款外套,羽绒靴子,羽绒裤,羽绒被子。
她现在总共有三十多斤的鸭绒,6斤鹅绒。
6斤鹅绒,她要留给自己,祁星和卢氏用。
剩下的鸭绒,给张父做一件羽绒外套。
再给剩下的张家人和庄子上的人,每人做一件羽绒马甲。
一件羽绒马甲,用1到2两的绒,已经能很保暖了。
一件长款的羽绒,用5到6两左右的绒,就能应对零下十几度的天气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