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明玥:“不用,芦花没有鸭绒保暖!”
两人先到村长家。
“月丫来了?是过来玩啊还是找你村长伯伯?”村长媳妇十分热情地放下手中筛稻谷地簸箕,迎了出来。
这时,村长家的人,除了轮到去巡逻的两个壮丁,其余的都在院子里忙着。
有些在晒稻谷装稻谷。
有些在舂米、筛米。
正常年景的时候,稻谷卖价8文钱一斤,收购价6文钱一斤。
舂好,脱壳的大白米,卖价13文钱一斤,收购价也能卖10文钱一斤。舂米后剩下的米糠,卖价1文钱一斤,收购价也能卖2文钱3斤。
所以,很多村户人家,如果人力足够的情况下,都愿意自己把米舂出来后,再拿去卖。
只不过,大白米拿去卖,米糠就留着自家吃,平时做成糠饼,或者混合到其他粮食里,煮杂粮饭,杂粮粥,或者杂粮饼。
此时正踩着舂杵的村长看到了明玥,他也笑眯眯地打招呼:“月丫来啦!”
明玥直接道明了来意:“村长,我想去村里收些鸭绒,能借您的铜锣给我用一下不?”
村长讶异:“你收鸭绒来干啥用?”
明玥:“填充冬衣和冬被的。”
村长媳妇讶异:“你家那么多长工,没给你采到够用的芦花啊?”
明玥:“不是,我更喜欢鸭绒填充的冬衣和冬被。”
村长媳妇这回笑容更真诚了:“这鸭绒,你打算怎么收啊?”
明玥:“不是所有鸭毛都收的,我只收鸭绒的部分,就是鸭子胸部和腹部的小羽毛,一两10文钱。”
“十文钱!”村长媳妇连同几个儿媳同时叫喊出声。
她们以为自己听错了。
村长媳妇有些着急:“月丫啊,能不能是搞错了,这鸭肉才8文钱一斤,这鸭绒,就能卖10文钱一两?”
明玥:“没有弄错,鸭绒不是鸭毛,一只鸭都不一定能有一两的鸭绒。这个价格,不算太高了。噢,对了,我说的是干的鸭绒噢!”
一件羽绒服大概用5到6两的鸭绒就够了。
也就是五六十文的鸭绒再加上一二十文的布料钱,不到百文钱就能做到一件保暖的冬衣,对明玥来说十分划算了。
村长家的众人也冷静了下来。
说的也是,一只鸭,全部的鸭毛也不过三四两左右,其中的鸭绒部分,真的能有一两都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