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杆,村长和里长倒吸一口凉气。
作为农人,最怕的就是,一个季度辛苦到头,结果却颗粒无收。
原本他们还想着,这样乱种,就能结出这么好的稻谷,他们还想着来年也试试看呢。
直到看到明玥拿出这一把,专门收集起来放好的,没能结出稻粒的稻杆,他们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事关粮食的事,是不能拿去冒险的。
税吏也是一声轻叹。
是了,要是这样乱种,都能有高产,那大家就不会数千年来,都是规规矩矩地一块地只种一种稻子了。
这个税吏,本身也只有童生的文化水平。
当听说亩产不怎么样,就对这些稻粒失去了兴趣,更没有想过要把这些新品种拿回去研究当种子什么的。
毕竟他只是县衙雇佣的一个小税吏。
只有上报焖肥沤肥这样,板上钉钉有用的法子,才算有功,才能马上领到一份不菲的奖励。
把新粮种带回去,再种出来,看结果,周期长了一些,效果好不好还另说。
要是最终带回去的新稻种,亩产没有提高,那就是一个鸡肋的发现,不会有人在意的。
他这才想起来到这里找明玥的目的。
于是他又问了一些关于沤肥焖肥的事。
对于这件事,明玥又把从前跟村长说的那套说辞再说一遍。
就算他们现在去问张家人,他们听到了应该也是一头雾水,然后回去找自己书架上有没有这本书,找不到了,再来问她,到时候她再说记错了,不记得在哪里看的书了,就能糊弄过去。
毕竟她现在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记性出错,也说得过去。
.....
明玥家今年,一共交了10亩地的税,交了9石的税粮。
有些肉疼。
好在,他们家大部分的田地,今年还不用交税,不然还要再多交两倍左右呢。
秋收忙完了,就该要准备更多的过冬用的东西了。
其中冬衣和冬被是一定要准备的。
看着新屋的院子里,和晒谷场上,晒满的芦花和鸡鸭的毛,明玥皱起了眉头。
这些就是这里大多数人冬天御寒要用的东西了?
明玥也是这时候才想起,现在棉花还没有推广开来,市面上的棉布都是用木棉花或者从西域过来的少量棉花织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