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
一晃眼,时间又过去了大半个月。
田间地头的稻穗,已经沉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
村里的几大片集中地,周围都扎了篱笆和荆棘。
临近秋收,村里安排了巡逻队,负责巡视村里的几大片农地。
每个巡逻队15人,3条狗,每两个时辰换一班。
明玥家出了林大胜,林文,林武父子三人,进巡逻队。
......
村子的土坯围墙,足足有三米五高,早就建好了。
进出村子,总共有四个大木门,分别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个门的旁边都建有一个五米高的塔台,塔台上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守着。且都配有一套铜锣,要是发现情况不对,塔台上的人敲响铜锣,全村的人都能听见。
明玥的整个小庄子,以及村尾的大水渠和大水池,都在围墙里面。
这样,村民们平时洗衣洗菜什么的,都不用跑围墙外面去。
......
今天,明玥家里的女的,都到附近采芦花去了。
明玥跟着程家的男丁一起上了山。
他们根据明玥的图纸,在山上挖了个土窑,烧炭用的。
今天是他们烧的第一窑炭,出窑的日子。
村里也有不少人烧炭的,但是因为炭窑的结构、火候和时间的不同,烧出来的炭的质量,参差不齐。
会烧木炭的人不少,能烧出好炭的人少。
所以,村里人宁愿直接烧柴火,也不要再废那个劲儿再去烧炭。
不过村里有几家烧炭烧得好的,每年冬天,靠卖炭能赚不少钱。
......
明玥上山的路上,遇到不少拿着绳索上山,和背着木材下山的村民。
越是临近秋收,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越发轻松愉悦。
他们很热情地跟每一个见到的人打招呼。
“月丫上山啊。”
“月丫,也上山砍柴啊!”
“月丫,早啊!“
......
明玥都笑着点头回应了。
每年,这个时候,村民已经开始成群结队地上山砍柴,准备过冬用的柴火。
秋收前,砍十几天,秋收后再砍十几天,然后天气就要开始转冷,村里人就要开始猫冬不出门。
青阳县在大雍国,属于南边偏北,虽然水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