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是来得早了一点。采珠人要到三月份才聚集马纳尔湾。到那个时候,在30天的时间里,300多条采珠船一起投入到开采大海宝藏这一有利可图的劳作中去。每条船上有十个人负责划桨,另外十个人则负责采珠。十个采珠的人又分成两组,轮换着潜入水中采珠。他们把绳子的一端拴在船上,另一端捆一块大石头,两条腿夹着石块潜入到12米深的水里。”
\n
“这么说,”我问道,“他们仍然沿用这种原始的采珠方法?”
\n
“没错,”尼摩艇长回答说,“尽管依照一八〇二年签署的亚眠条约,这些采珠场转让给了世界上最灵巧的英国人,但是原始的采珠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n
“我觉得,像您使用的潜水服,对于采珠这样的作业大有用武之地。”
\n
“是的,这些可怜的采珠人终究不能在水里呆得很久。英国人珀西瓦尔在他的锡兰游记中写道,一个卡菲尔人能在水下一口气憋五分钟,但我觉得不太可信。我知道,有些潜水者能在水里憋气五十七秒钟,功夫好一些的可以坚持到八十七秒钟。不过,这样的人毕竟很少。而且,这些不幸的人一回到船上,鼻子和耳朵都流淌血水。依我看,采珠人平均能在水中呆上三十秒钟。在这三十秒的时间里,他们得拼命地把自己采集到的珠母装进网兜。采珠人一般都活不到老。他们视力早衰,眼患溃疡,满身创伤,甚至常常在水里中风。”
\n
“是啊,”我应和道,“这是一种残酷的职业,仅仅是为了满足穷奢极侈的人的虚荣。可是,艇长,请告诉我,一条船每天能采多少珠母?”
\n
“大概四五万只吧。我甚至听说,一八一四年,英国政府派遣自己的潜水员在20天的时间里一共采集了7600万只珠母。”
\n
“至少,这些采珠人的报酬还过得去吧?”我问道。
\n
“能勉强糊口吧,教授先生。在巴拿马,采珠人一星期才挣一美元。通常,采到一个有珍珠的珠母可赚一个苏。可是,他们采到的珠母中间有多少是没有珍珠的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