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航行,功率强大的螺旋桨拍打着海水,溅起了巨大的浪花。它这副模样,人们怎么会不把它当做巨鲸?整个白天四分之三的时间,我一直呆在平台上眺望大海。除了下午四点有一艘长长的汽轮从西边迎面驶来,洋面上空空如也。有片刻时间,我见到了汽轮的桅杆。不过,汽轮不可能看见贴着洋面航行的鹦鹉螺号。我想,这是印度半岛和东方公司往返于锡兰和悉尼之间的班轮,途中停靠乔治王角和墨尔本。
\n
下午五点,在热带地区短暂的黄昏来临之前,我和龚赛伊为洋面上出现的奇观赞叹不已。
\n
这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按照古代人的说法,遇到它会交上好运。亚里士多德、雅典娜、普林和奥波恩都曾研究过这种动物的嗜好,并且为它用尽了希腊和意大利诗篇中最富有诗意的辞藻。他们给它取名“鹦鹉螺”和“庞贝螺”。可是,现代科学并没有认可这两个称谓。因此,这种软体动物现在的学名叫“船蛸”。
\n
谁要是请教龚赛伊,那么一定能从这个好小伙子那里获悉,软体动物门分为五纲:第一纲是头足纲,有的有介壳,有的没有介壳。按照它们长的鳃的数目,头足纲软体动物又可分为两鳃和四鳃两科,两鳃科又分为船蛸、鱿鱼和墨鱼三属;而四鳃科只有鹦鹉螺一属。如果经过上述分类,一个脑子僵化的人仍然把长吸盘的船蛸和长触须的鹦鹉螺相混淆,那么就不可饶恕了。
\n
那么,当时一定是一群船蛸在印度洋洋面上浮游。我们估计有好几百条。它们属于印度洋特有的身上长结节的那一类。
\n
这种体态优美的软体动物借助它们的唧管吸水和喷水的反作用力来向后游动。它们的八根触须,细长的六根漂浮在水面上,而另外两根则弯成掌状竖起,像风帆一样迎风招展。我清楚地见到了它们的螺旋波纹介壳。居维埃恰如其分地称它们为“雅致的小舟”,真像一叶小舟!船蛸用自己的分泌液营造的介壳,像小舟一样承载着船蛸,而不会粘住它自己的身体。
\n
“船蛸能够自如地离开介壳,”我对龚赛伊说,“但是,它从不离开。”
\n
“就像尼摩艇长,”龚赛伊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