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号随心所欲地航行?将来可能会告诉我们一切。
\n
我们沿途驶经卡提埃礁、爱尔兰礁、塞林加帕坦礁和斯科特礁。它们是固体抵制液体的最后努力。一月十四日,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岛屿抛在了身后。鹦鹉螺号奇怪地放慢了速度,随心所欲地航行着,时而潜入海洋,时而又浮出洋面。
\n
在这个阶段的航行期间,尼摩艇长做着有趣的试验,测量不同深度海水的温度。在通常条件下,不同深度海水的温度是使用相当复杂的仪器测定的。不过,无论是用玻璃——常因水压过高而爆裂的——温度传感器,还是使用根据金属电阻变化原理制造的测温仪,测试报告的可靠性总值得怀疑。这样取得的测试结果得不到充分的控制。而尼摩艇长这回亲自潜入不同深度的水层去测量温度,而且温度计与各水层的海水直接接触,能及时、可靠地测得水温。
\n
鹦鹉螺号时而灌满储水舱进行垂直下沉,时而变换尾翼的角度倾斜下潜,先后抵达3000、4000、5000、7000、9000、10000米的深度,实验的最终结论是,在任何纬度上,海洋1000米深水层的温度是相同的,全是4.5摄氏度。
\n
我始终怀着极其强烈的兴趣关心着这些实验。尼摩艇长对此也真正注入了热情。我几次暗自思忖,他做这些实验居心何在,是为了他的同类——人类的利益吗?这不可能。因为总有一天,他的实验成果会跟他一起,在某个无人知道的海域里销声匿迹!除非他准备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不过,要真是这样,那么等于是说,我这次奇异的旅行总会有结束的限期。可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这个限期。
\n
不管怎样,尼摩艇长把他所获得的各种数据一一告诉了我。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编写一份关于地球上主要海洋海水密度的报告。从他向我通报的信息中,我自己还受到了一些与科学无关的教益。
\n
一月十五日上午,我和艇长一起在平台上散步。他问我是否知道各海洋海水的不同密度。我回答说不知道,还补充说,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缺乏严格的观察研究。
\n
“这类观察,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