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髻,插着一根磨得油亮的竹簪。他手里拿着一把细长的、沾着暗红色粘稠液体的毛刷(是辰砂混合了某种特制胶液?),正小心翼翼地在一具尸体的寿衣前襟上,描绘着一个新的符文。在他脚边,放着一个敞开的旧藤箱,里面杂乱地堆放着各种物件:一卷卷写满符咒的黄纸,一叠叠裁剪好的辰州符,几块颜色深浅不一的朱砂矿石,几个装着不同颜色粉末的小陶罐,还有几枚边缘磨得锋利、闪烁着冷光的青铜铃铛(摄魂铃?)。空气里那股浓烈的尸臭、药材味和朱砂的独特气息,正是来源于此。
赶尸人!
这就是湘西闻名遐迩,又带着浓重诡异色彩的赶尸道!
老者似乎察觉到了我的靠近,描绘符文的动作微微一顿,却并未立刻回头。他慢条斯理地完成了最后一笔,才将沾满“朱砂胶液”的毛刷在藤箱边缘一块看不出颜色的破布上擦了擦,随手丢回藤箱里。然后,他缓缓站起身,动作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迟滞感,慢慢转了过来。
那是一张饱经风霜、沟壑纵横的脸,如同被岁月和山风反复雕琢过的老树皮。皮肤是常年日晒雨淋形成的深褐色,皱纹深刻得如同刀刻斧凿。他的眼睛不大,眼珠有些浑浊,眼白布满了黄浊的血丝,但眼神却异常锐利,如同藏在枯草中的鹰隼,带着一种洞悉世情、也洞悉阴物的老辣。他的目光在我身上那件灰白色的无常法袍上停留了一瞬,浑浊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快得难以捕捉。随即,他的视线扫过我手中紧握的无常令牌,最后落在我布满疲惫、伤痕和风尘的脸上。
他没有说话,只是从腰间抽出一个磨得发亮的铜制旱烟杆,慢吞吞地塞上烟丝,划着火柴点燃。橘红色的火点在他满是皱纹的脸前明灭,一股劣质烟草的呛人烟雾升腾起来,与空气中的尸臭、药味、朱砂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加复杂难闻的气味。
“后生仔,” 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干涩,如同砂纸摩擦着枯木,带着浓重的、难以辨别的湘西土音,“夜路不好走,尤其…是这种时候,这种地方。” 他深深吸了一口旱烟,浑浊的眼睛透过烟雾,审视着我,“看你这样子…打北边来的?伤得不轻啊。”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能看穿我疲惫的躯壳,看到我体内残留的阴司法则反噬和鬼玺的气息。我心中凛然,这老司(赶尸人对自己的称谓)绝不简单。他常年行走在阴阳边缘,与尸体打交道,对阴气、死气、以及各种超乎常理的气息,恐怕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敏锐感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