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荀彧又道:“陛下若看不清本质,也无决心改变这注定走向衰弱的格局,将有势力的又岂止是孙刘与魏王。”
\n
刘协不解,问:“文若,你是颍川荀氏,你就不怕所言不利于家族吗?”
\n
荀彧说:“天下太平方有家族之利,国之兴旺方有家族之荣。”他深深拜下,不等接话又道,“臣也请辞养老。”
\n
夜深,好不容易才入眠的刘协睁开了眼,一种无法言喻的孤独感扑面而来。
\n
后宫妃嫔、前朝大臣,人人都是为了谋求利益,嘴上说着忠于汉室,实际忠于自己家族那一片小天地。
\n
月凉如水,刘协披了件外衣走到庭院散步,随行的小黄门低头不言。
\n
看着这个宦官,刘协想起幼年时长于深宫,先帝的那些弄权阉宦,说是忠于先帝,却把国家弄得一塌糊涂。
\n
仔细回想,唯独曹操和他看重的那些人,放弃了自己得利的机会,选择将大汉这座将倾大厦扶正。这几十年走过来,曹操有太多称霸架空权力的机会,可是,似乎从一开始他就坚定不移地走向现在的目的地。
\n
“朕亲往尚书台!”
\n
刘协从尚书台找出一册本不存在的遗诏,公告天下说所有政策都是遵循先帝遗愿,魏王高洁,宁愿自己得罪人也不让先帝被埋怨。
\n
随后又下达自省书,释放孙坚、孙策、刘备等人,重罚污蔑魏王谋反之人,但曹操没有回来做官。
\n
建安二十八年,丞相之位空缺已久,荀彧告老还乡不再接受朝廷的征辟,天子便任命此时的尚书令诸葛亮为丞相,且指定年少有志的三皇子为太子。
\n
建安二十九年,天子亲登峨眉山道歉。
\n
山顶温度略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