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士燮因忠于朝廷能力出众而得到了提拔,升为并州牧。他在任交趾太守期间,边境无战事,百姓商客都得恩惠,安居乐业恍如世外桃源,董卓乱政那一年还有不少中原百姓前来避祸,是朝廷当前最为看重的实干家。
\n
因地势而与外几乎隔绝的益州,也因投降派越来越多而撑不下去了。
\n
自从三路大军撤兵一部分后,那种绝望焦急的情绪反而更重,朝廷不是倾全力才能收益州,只是想告诉一声有多少兵力,不要负隅顽抗,否则血流成河弄得难堪。
\n
刘璋在坚持了一年多后终于是撑不住了,宣布投降。
\n
至此,分崩离析的东汉十三州初步收归中央管理,各处隐藏着异心的群雄不敢轻易冒头,等待着不知什么时候能再次出现的机会。
\n
这一年,建安六年。
\n
曹操因统筹大局知人善用,升为丞相,封忠武侯。
\n
袁绍官拜大将军,统领本部兵马及冀州,幽州并州另置官吏。
\n
刘备领益州牧,关羽为汉中太守,张飞为巴郡太守,令其众平定南方蛮夷,安以教化。
\n
孙坚扬州牧不变,封虎候,孙策吴郡太守不变又领新设职务海航司,下令吴郡建设远洋大港口,兴造船业、渔业。
\n
荀彧升光禄大夫,录尚书事,兼任太傅。
\n
升为丞相的曹操心情格外愉悦,朝中官吏做寿,请曹操、袁绍等在许昌的同僚前去宴饮。
\n
这两个自小在故都洛阳就小有名气的人物,如今年纪轻轻都有大成就,同僚们纷纷夸奖作为榜样,今日的寿星都谦虚道:“得二位大人造访,蓬荜生辉呀。”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