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刀:横向切入,深度刻意不均,留下深浅不一的凹点——代表**纬度数值的二进制编码**(深凹为1,浅痕为0)。
* 第三刀:将一半西红柿切成大小不规则的丁块,看似随意地排列在砧板一角——代表**经度数值的散点图暗示**(大块为高位,小块为低位)。
* 拿起鸡蛋,在碗沿轻轻磕破,蛋液流入碗中。她搅拌蛋液的动作,手腕的转动频率和角度——**代表加密层级和验证方式**(顺时针三圈半,逆时针两下轻点)。
* 热锅,倒入少许油。油温的控制(微微冒烟时下蛋液)——代表**时间窗口**(“微微冒烟”对应佟烈72小时倒计时的某个关键节点)。
* 蛋液入锅,发出“滋啦”声。她翻炒的动作幅度和次数——**代表行动指令**(快速翻炒三下,停顿,再翻炒五下——代表“高危”、“待援”、“清除”)。
最后,当金黄的炒蛋与鲜红的西红柿丁在锅里混合翻炒,升腾起带着酸香的热气时,柳眠用塑料锅铲,在锅底中心,极其隐蔽地、快速地点了三个间隔不均的点。这是最后的**确认标记**,也是只有漆雕墨才明白的、源自他们第一次约会时打翻番茄酱的糗事暗号——“**我在,别慌。**”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一个心神不宁的人试图做顿饭”的笨拙和琐碎感。监控画面里,只有食物的色彩和蒸汽,没有任何异常数据传输,没有可疑通讯,只有塑料刀具与砧板接触的轻微声响。
尉迟锋扫了一眼,没有发现任何疑点,便不再关注。他正焦头烂额于慕容恪的审讯陷入僵局,以及佟烈信号越来越微弱的危机。
然而,在“天枢”指挥中心。
澹台镜的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画面细节。她的屏幕上,正同步播放着柳眠做饭的监控录像。但与尉迟锋不同,她的屏幕旁,悬浮着另一个窗口——那是柳眠和漆雕墨过往在普通公寓生活的、由安全屋监控系统无意中记录下的海量生活片段数据库!
她的“镜鉴”系统,正以恐怖的速度,将眼前柳眠做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处细节,与数据库里记录下的、漆雕墨在场时柳眠做饭的“正常”模式进行着毫秒级的实时比对!
**异常点1:** 纵向切西红柿的深度和角度,偏离历史平均值12.7度。
**异常点2:** 横向切割留下的凹点深度序列,与历史行为模型随机分布概率严重不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