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镜清冷的声音在死寂中响起,如同冰珠坠地,“基底噪声模型建立。主要构成:安全屋内部恒温系统低频嗡鸣(37Hz-45Hz),空气过滤系统层流噪声(120Hz-180Hz),及…**异常深海白噪音**。”
她的手指一点,屏幕上瞬间放大了一块特定的频率区间(1KHz-5KHz)。一条极其平稳、如同灰色丝带般的声纹图谱显现出来。这就是“深海白噪音”——一种由无数距离遥远、能量均衡的海浪、洋流涌动、甚至深海生物活动等混合形成的、持续不断的、无明确指向性的背景声响。
“安全屋位于滨海地下,其物理隔绝层理论上应完全屏蔽外部深海环境音。此白噪音基底强度异常,存在非自然渗透可能。” 澹台镜的语调毫无波澜,但结论却指向一个可怕的漏洞。
就在这时!
澹台镜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激光,瞬间锁定了白噪音图谱中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与背景噪声完美融合的凸起!那凸起只持续了不到0.1秒,幅度微弱到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但在被算法高亮标记后,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发现异常脉冲。时间戳:柳眠喊出‘风筝线’后0.3秒。” 澹台镜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微不可察地加快了一丝,“脉冲形态分析:非机械冲击,非电磁干扰。核心频率:**3150Hz**。特征:极短促、高纯度正弦波,伴随极其微弱的二次谐波畸变…形态高度近似…”
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一个对比数据库。屏幕上,那个微小脉冲的放大形态,与旁边数据库里一个标记为“**北海黑背鸥-雄性-成年-警戒鸣叫(片段)**”的声纹图谱,**几乎完全重合**!
海鸥的叫声?!
一只雄性北海黑背鸥的警戒鸣叫片段,竟然穿透了安全屋理论上绝对隔绝的物理屏障,在柳眠崩溃嘶喊“风筝线”的瞬间,被她捕捉到了?!
这太荒谬了!安全屋的防护级别,连地震波都能过滤!怎么可能被一只海鸥的叫声渗透?
“不可能!” 尉迟锋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他正坐镇指挥中心远程监控,语气充满了震惊和质疑,“‘听涛’的安全屋屏障是S级!一只鸟的叫声怎么可能…”
“不是穿透。” 澹台镜打断了他,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是‘植入’。” 她调出脉冲的谐波畸变分析图,“看二次谐波畸变模式。自然界鸟类鸣叫,受气流、肌肉颤动、个体差异影响,谐波畸变具有天然的随机性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