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局瀛洲分局员工宿舍区,B栋701室。
门锁发出轻微的电子合闸声,将漆雕墨关进了一个冰冷、空旷、弥漫着消毒水和崭新板材气味的空间。这里不再是家,更像一个精心布置的囚笼——一个符合内务审查处“后续观察期”要求的、标准化的临时居所。
四壁是单调的米白色,光可鉴人,反射着顶灯惨白的光线。一张简易单人床,一套金属桌椅,一个嵌入式衣柜,除此之外,别无长物。没有窗。唯一的通风口连接着中央管道,发出恒定而微弱的嗡鸣。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被彻底抽空、只剩下无机物存在的冰冷感。
最刺眼的,是墙角天花板和门框上方那几个微小的、黑洞洞的广角镜头。红色的工作指示灯如同永不闭合的恶魔之眼,在昏暗的光线下幽幽闪烁。它们无死角地覆盖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将他的每一寸动作、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忠实地记录、传输,成为尉迟锋案头冰冷的审查素材。
双重牢笼。
外层的,是这间被严密监控的宿舍,是尉迟锋以规则之名套在他身上的枷锁,是那双在单向玻璃后、在数据流里无处不在的审视之眼。
内层的,是柳眠被“血鸢尾”协议锁死的恐惧,是陆振声惨死、张红梅失踪带来的线索断裂和巨大危机感,是那如同跗骨之蛆般啃噬着他神经的“清洁”预案警告!
漆雕墨站在房间中央,背对着那些冰冷的镜头。他没有立刻动作,只是深深地、无声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囚笼里稀薄的氧气全部压入肺腑,去点燃那几乎要被疲惫和重压熄灭的火焰。制服外套被脱下,随意地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深色的战术背心。他走到金属桌前坐下,桌面上只有一台经过内务处严格检查、仅开放基础通讯和文档处理权限的加密终端。
终端屏幕亮着,显示着内务处刚刚发来的、措辞冰冷强硬的“观察期行为规范细则”。漆雕墨的目光扫过那些条条款款,眼神如同淬火的寒冰,没有任何温度。他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敲击,调出了另一个界面——那是他通过特殊权限、绕过多重跳板接入的、指向“烛龙”安全屋核心数据流的加密镜像端口。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着经过澹台镜和林薇二次加密和伪装处理过的信息流:
> 【“暗刃”监控日志:张红梅住所无异常返回记录。旧城区外围监控最后一次捕捉其身影于3月29日23:17,进入“老城根”无监控覆盖区域后消失。分析:高度疑似主动潜藏或被接应转移。】
> 【天轨集团内部排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