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各地常有灾荒,百姓缺粮。若这些作物真如朱文正所言,耐旱高产,岂不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不能因循守旧,错失这大好机会!”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声音越来越大,整个奉天殿仿佛变成了一个嘈杂的集市。
有的大臣甚至面红耳赤,撸起袖子,大有要动手的架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来越阴沉。
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挣扎着,一方面,他信任朱文正的能力和忠诚,知道他不会拿国事开玩笑。
另一方面,群臣的反对也不无道理,此事确实风险巨大,万一失败,自己将成为千古罪人,大明江山也可能因此动摇。
“够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如雷霆,震得群臣顿时安静下来,“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说罢,他站起身来,拂袖而去,只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回到后宫,朱元璋依然心绪不宁。他在寝宫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闪过群臣争论的画面,以及朱文正奏疏中的内容。
他想起大明建立以来,百姓历经战乱,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可各地灾荒不断,粮食问题始终是他的心头大患。
如果这些新大陆的作物真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那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但如果失败了……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头疼欲裂。
马皇后见朱元璋如此烦躁,连忙上前询问。
听完朱元璋的诉说后,她轻声安慰道:“陛下,臣妾虽不了解农事,但了解正儿。正儿向来稳重,既然他敢上奏,想必有几分把握。”
“只是群臣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毕竟事关天下百姓。重八,不妨先找几位心腹大臣,仔细商议,再做决定。”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心中稍感宽慰。他决定先召集几位亲信大臣,私下探讨此事。
然而,即使在小范围内讨论,争议依然不断。
有人支持先小规模试种,有人坚持全面禁止,还有人提议只在边疆地区试验。
各种意见纷至沓来,让朱元璋更加难以抉择。
朱元璋在御书房内铺开朱文正送来的作物图谱,指尖反复摩挲着那陌生的植株轮廓。
夜风穿堂而过,将烛火吹得东倒西歪。
朱元璋凝视着摇曳的光影,突然想起当年父兄饿死那年,自己亲眼目睹百姓易子而食的惨状。
那些瘦骨嶙峋的手臂、空洞绝望的眼神,此刻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