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建设中,始终贯彻“和谐共生”的原则。每开辟新的聚居点,都与土着人共享,禁止随意砍伐森林、破坏水系。
移民们还帮助部落建造蓄水塘、架设桥梁,改善生活条件。
这种尊重与互助,让越来越多的土着人主动学习汉语,融入城镇生活,有的甚至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地方官吏。
新大陆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白墙黛瓦的中式建筑错落分布,学堂里传出琅琅书声。
更令人欣喜的是,两种文明孕育出全新的文化形态,土着的音乐韵律融入大明戏曲,汉字与土着符号结合形成独特的装饰纹样,就连饮食也出现了玉米烙饼配豆腐脑这样的新奇组合。
随着满载新大陆作物种子的商船缓缓驶入旧港港口,码头上顿时热闹起来。
搬运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箱箱标注着“新大陆作物”的木箱卸下,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种子混合的独特气息。
消息如同插上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英王耳中。
英王在行辕内召见了马和的副手张元夕,他目光炯炯地问道:“听闻船队带回了新大陆的神奇作物?快细细说来。”
张元夕是终南学院学生,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山长,确实如此。此次带回的作物种类繁多,其中玉米根系发达,能适应多种地形;红薯产量极高且便于储存;南瓜不仅能饱腹,口感也十分清甜。”
朱文正激动地站起身来,在大殿内踱步:“如此甚好!若能在大明推广种植,定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提升国力。立刻命农业研究院着手试种,务必成功!”
农业研究院内,院长杨宪与几位资深农学家围坐在长桌旁,商讨试种计划。
杨宪神情严肃地说:“诸位,英王陛下对此次新作物试种极为重视,这不仅关乎农业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未来。我们务必全力以赴。”
农学家皱着眉头,担忧地说:“院长,南洋气候与新大陆差异不小,这些作物能否适应还是未知数。就说这玉米,在新大陆是按‘垄作法’种植,但我们这里的土壤和湿度不同,种植方法恐怕得调整。”
另一位农学家则若有所思:“红薯对土壤透气性要求高,我们得先改良试验田的土壤。我建议混合腐叶土和沙土,增加土壤肥力和排水性。”
杨宪点点头:“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分组负责不同作物,密切观察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
试种初期,玉米的生长状况让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