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正儿若反,咱第一个劈了他。但在那之前,谁要再拿‘权势’做文章攻讦他,就是把刀架在咱脖子上——包括你,也包括你身后那些想搬弄是非的人。”
朱标重重叩首:“儿臣谨记父亲教诲!兄长的忠心,儿臣比谁都清楚,日后定当与他同心协力,辅佐父皇,护卫大明江山!”
朱元璋这才点点头,拿起案头的茶盏抿了一口,目光望向殿外明媚的阳光:“西北的事,让正儿放手去做。帖木儿敢动咱大明的人,就得让他知道,咱老朱家的拳头,比礼制规矩硬得多。”
殿内重归寂静,唯有父子二人低声的商议,伴随着窗外隐约的蝉鸣,将皇权与亲情的纠葛,悄然融入大明王朝的风云之中。
奉天殿的风波尚未平息,千里之外的藩王府邸已如沸水般翻腾。
秦王朱樉在王府摔了茶盏,鎏金盖碗砸在青砖上碎成几片,惊得侍立一旁的长史连连后退。
“腐儒误国!”他粗声骂道,虬结的手指捏着快马送来的京报,“说什么英王遥控军务?分明是不想让咱兄弟几个按祖制就藩!”
周王朱橚在开封府的花园里踱步,湖石旁的石桌上摊着两份奏折草稿。
他素爱医术,此刻却无心分辨药草,袖口沾着的墨汁晕开一片:“大哥在南洋拓土,咱几个在临时封地练兵,碍着他们哪条规矩了?当年父皇打天下时,哪有这么多之乎者也?”
他身边的谋士低声劝道:“王爷息怒,这奏折需写得刚柔并济,既要表忠心,也要点破文官集团的私心。”
楚王朱桢,听闻京中消息,也是怒骂当场,他虽然才年满十四,但性格比几位兄长都烈,他猛地将手中长枪掷出,枪尖深深钉入三丈外的靶心。
“传本王令!”他抹去额头汗水,声如洪钟,“备快马,备笔墨!本王要上奏父皇,若西北战事需要,楚地三万甲士随时可开拔!那些坐在翰林院喝清茶的,懂什么叫马革裹尸?”
齐王府内,朱榑正与幕僚们围坐沙盘。这位以勇武着称的亲王用佩刀指着西北地图:“帖木儿跳梁小丑,竟惹得英王兄长被文官攻讦?”
他一刀劈在沙盘边缘,溅起的木屑落在靴面上,“传信给京中亲信,本王奏折三日后必到御前!若父皇准咱带兵西征,定要让那些酸儒看看,咱朱家儿郎的铁骨是不是被他们骂软了!”
四王的奏折几乎同时抵达长安。朱元璋在谨身殿批阅时,看着四份火气十足的文书,先是眉头一皱,随即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