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十本及其专业的调香知识书籍里,宋燚拿到了一本杂记,没有书名,里面记载了各种杂事。
从建筑赏析,到园艺种植,再到古玩鉴赏。记载的种类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但没有一样知识达到精通,甚至连皮毛也算不上。
比如记载在园艺种植一类中的其中一篇就很乱七八糟,通篇没有记载有关园艺种植的东西,而是流水账一样地记着一处庄园的种植历史。
上面的记述手法也很古怪,是以庄园里的土地的视角进行记述。
宋燚稍微读了一下,算是中场休息。
开篇就是以土地的视角,说了这片土地有多肥沃。之后一场风带来了种子,土地里杂草丛生。
于是它找来了两位园丁打理自己,除草,翻地,全都有细致描写。
之后园丁在土地里种上了新的植物,这种植物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让土地心情愉悦,觉得自己肥沃的土力得到了好的利用。
可是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它觉得花虽然发挥了土力,却没能完全发挥,导致园子里依然有除不尽的杂草。
于是它让园丁除花,种上了更能发挥它土力的植物,一种能汲取土地力量,开花并且结果的植物。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土地里都种植这种植物。但随着植物对土力的发挥,植物自身的伸长也变得不受控制。
这些植物就像杂草一样长得到处都是,甚至爬出庄园,在园外枯萎破败。
土地觉得这是背叛,再次让园丁清理了这种植物,并且对下一种种植的植物仔细筛选。
甚至土地还找来第三个园丁,负责对新种下的植物进行必要的修剪,嫁接和引导。让新植物能美观又合规的生长。
于是,第三种植物种下了。
第三种植物是一棵树,不再如杂草一样杂乱丛生,它只有一个主体。
同时这棵树能开花无数,结果无数,能最大程度发挥土地的肥力。
第三个园丁也完美发挥了他的作用,对要出园的枝丫进行修剪,对弯折的树干进行引导嫁接,使之始终保持笔直美观。
在第三园丁的引导下,树似乎形成了最原始的生命记忆,它自己不再弯曲,也不再向园外伸展。
土地终于满意了,满意了更长的时间,时间长到它陷入了一阵子的长眠。
不知过去多长岁月,土地从长眠中苏醒,再次醒来时,它发现那棵树长得太高太大。
尽管它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