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局部的维度坍缩或膨胀,比如一块四维碎片落下,周围的空间就会出现奇怪的扭曲,物体的形状也会瞬间变得无法理解。
在弦浪之潮的中心,他们看到了一个“维度漩涡”——无数不同维度的弦在此处相互缠绕、碰撞、湮灭,形成一个巨大的弦能量风暴。漩涡中传出如同万千琴弦同时断裂的巨响:“维度……是枷锁……打破……才能自由……”随着巨响,一块巨大的三维空间突然被拉升成四维结构,其中的物质瞬间失去了原有的形态,变成了一串混乱振动的弦。
莉娅尝试用维度和弦编织器编织一个“维度稳定网”,希望能笼罩住维度漩涡,让其稳定下来。然而,她刚编织出一角,就被狂暴的弦浪冲得粉碎,编织器本身也险些被维度能量撕裂。伊莱全力调谐漩涡边缘的弦振动,试图降低其频率,却感觉自己仿佛在与整个宇宙的弦能量对抗,力不从心。林夏将不同维度的弦浪碎片收集起来,试图创作出一首“维度和谐诗”,可碎片之间的维度冲突太大,根本无法融合成和谐的韵律。
“弦浪之潮的本质是维度弦的振动失调,”林夏突然回忆起在旧宇宙研究的弦理论模型,“就像一个交响乐团中,所有乐器都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指挥,导致音乐变成了噪音。这里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维度指挥’来协调不同维度弦的振动。”他调出卡拉狄亚宇宙的弦振动图谱,发现虽然整体上弦振动混乱不堪,但在某些特定的“节点”上,仍然存在着微弱的和谐振动模式。
“或许我们可以创作一首‘维度赋格曲’,”莉娅眼中闪烁着灵感的光芒,“就像旧宇宙的悖论狂想曲那样,用一种更高维度的旋律来协调所有维度弦的振动。赋格曲的特点是主题在不同声部依次出现,相互呼应,这正好符合弦理论中不同维度弦的关系。”伊莱点头表示赞同:“我可以在那些和谐振动的节点上设置‘弦振动锚点’,为赋格曲提供稳定的基础频率。”林夏则补充道:“我来创作‘维度赋格诗’,用弦浪语言讲述一个关于维度和谐的故事,为赋格曲赋予意义。”
三人立刻展开行动。莉娅深入分析弦浪之潮的振动模式,终于捕捉到一个微弱但贯穿所有维度的“基础主题”振动。她以这个主题为核心,创作了一首复杂的“维度赋格曲”,旋律在不同的维度“声部”中依次呈现,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庞大而和谐的音乐结构。伊莱则根据莉娅提供的基础主题频率,在弦振动图谱上找到对应的节点,小心翼翼地用能量场固定这些节点的振动,就像在混乱的交响乐团中,为首席小提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