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一事,看三点:资质、天赋、心性,其中养性静心一事,何其之难,也至关重要,就说这天下间修为高深的那一批人,也绝不敢说自己心境无瑕。
为修心一事,道法高深者,不乏兵解。
在荒山野岭之中,最应该忌惮稚童妇人貌美女子,而出门在外,尤其小心道士和尚。
书生在山野庙宇中遇见貌美女子,可谓是常事?观世间万物,以书生所作所为为介。
观那狐媚女子,以生死关隘,试心,若是她抵不住那恩祸,或者想着死前带走一人也不亏的短浅心性,那便是彻底走了死路。
这个天下的妖兽一族尤为奇怪,兽族目光短浅,却也因为先天的失智无知,反而是最简单越过旧修仙界规矩二字的,而成妖者,却是又记打又记骂,大多聪慧者,想的多的,反而越是跨不出规矩二字这道关隘。
此生越不过四境又如何?
能活下来不就好了?
当然,也有一条羊肠小道,有些妖物另辟蹊径,竟是将自己硬生生打成了失智失心状,激活了从前的兽性,跨过了那道有“脑子”时,怎么也跨不过的规矩关隘。
下山修心一事,继生是未曾有过此想的。
但大幸的那首劝师莫死诗,令他有些好奇。
代大幸看看这天下,这是必要的,这个世道究竟是怎么样的?都不关他们的事了。
但似乎变得更加糟糕了?
各地宗门修仙秘法陆续出现的情况下,那些山上神仙自然也多了起来。
修己者才是多数。
江湖之上,快意恩仇,打生打死的,今天不是你被仙师找上门抄家,明天就是我被武道宗师找上门,一拳打死老师傅。
在这座江湖之上,谁都可以死,谁的命都不重要。
好像世道就该是这样,可又总有些不对。
那个儒生微微颔首,却并未有言语。
儒家提倡治世,治个千年万年都不为过。
这一路上,继生想看的,并非是凡尘中的人们,更多的还是修仙之人,更准确来说,是那些获得了仙缘的普通人。
他们会怎么做?
在这个期间,继生看谁都像“继生”。
那个叫赢天安的儒生,陪他走了一旬的时间,二人之间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一个走,一个在后跟而已。
路过城中街道时,时不时便会看见有些获得了仙缘的年轻人,喜欢驾驶着他那短小的飞剑,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