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阳气亏虚。"
"可不是嘛,"李伯儿子插话,"我爸吃饭也少,一碗粥能喝一上午,人瘦得只剩骨头了。"
岐大夫叹气:"《黄帝内经》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您这是长期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脾不生血,心失所养,就像田地里没了水,庄稼自然长不好。心脾两虚,神无所依,怎么能睡得安稳?"
他指着墙上的《脏腑图》解释:"心主血,脾统血,血能载神。您看这心与脾,就像夫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脾不运化,心血就不足;心血不足,神明就不安。"
李伯虚弱地问:"那还能治吗?我都不抱希望了。"
"能治,但得慢慢来。"岐大夫开方,"双夏汤还得用,但剂量要减,再加归脾汤的底子,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他写下药方:半夏9克,夏枯草1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神20克,炙黄芪15克,当归10克,远志9克,炒枣仁30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
"您年纪大了,脾胃虚弱,夏枯草不能多用,10克就够。党参、黄芪补气,白术健脾,当归养血,枣仁安神。《济生方》的归脾汤就是治这种虚证失眠的,加上双夏汤调和阴阳,标本兼顾。"
他又从药柜里取出一包秫米:"这是《黄帝内经》里半夏秫米汤的原药,您每晚用30克煮粥,加三枚红枣,喝完药后吃一小碗,能助胃气和降。"
"这药要煎多久?"李伯儿子问。
"这是补药,得久煎。"岐大夫说,"所有药材泡一小时,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四十分钟,倒出药汁再加水煎三十分钟。两次药汁混在一起,分早晚温服,最好空腹喝,吸收好。"
一个月后,李伯自己拄着拐杖来了,脸上有了血色:"岐大夫,谢谢您!现在能睡五个小时了,吃饭也香了,昨天还跟老伙计们下了盘棋。"
岐大夫再搭脉,脉象有力了些:"气血回升了,但还得巩固。把黄芪加到20克,再加熟地15克,补补肾精。《黄帝内经》说'肾为先天之本',您这把年纪,得脾肾同补才行。"
四、肝炎患者的顽固失眠
冬至前的一个傍晚,寒风卷着细雨,岐仁堂准备打烊时,进来一个面色晦暗的中年人。他裹紧棉袄,搓着冻得发紫的手:"岐大夫,能给我看看吗?我这失眠二十多年了,实在熬不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来人姓赵,四十七岁,患慢性肝炎二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