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我太虚......"
王建军赶紧解释:"我那是开玩笑......"
"这可不是玩笑。"岐大夫翻开桌上的药柜抽屉,拿出当归、川芎、白芍,"你看这当归,《本草纲目》说它'治妇人漏下,诸恶疮疡',配上川芎行气,白芍养血,就像给干涸的河道清淤又补水。"他又指着旁边的吴茱萸和香附,"你性子急,肝气郁结久了化火,吴茱萸能引火归元,香附理气,就像给闷着的柴火通通风。"
正说着,门口探进个脑袋,是小区里开茶馆的李婶,手里拎着刚买的菜:"岐大夫,给我称两斤山楂。哟,小林也在啊?"
林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李婶却眼睛一亮:"是不是为孩子的事?我娘家侄媳妇以前也这样,吃了岐大夫三副药就怀上了!"
这话让林梅眼睛亮起来。岐大夫笑着摇摇头:"各人情况不同,哪能一概而论。"他转向林梅,"你这情况得先调经期,我给你开个调经种子汤的底子:归身、川芎、吴茱萸各一钱,熟地、制香附各半钱,白芍、茯苓、丹皮各八分,元胡索、陈皮各七分。"
他边说边称量药材,动作行云流水:"茯苓健脾渗湿,就像给地里除杂草;丹皮清热,《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正好清你这郁热。"
林梅盯着那些颜色各异的药材:"那我这忽前忽后的,药方不用变吗?"
"问得好。"岐大夫赞许地看她一眼,"要是提前来,血色发紫,就加八分条芩,《本草纲目》说它'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能帮着清热;要是拖后,颜色淡,就加官桂、干姜、熟艾各五分,这些都是温中的,像给地里加层地膜,让气血活起来。"
他把包好的药包递给林梅,又写了张纸条:"记住,月经来那天开始吃,早上空腹煎着喝,药渣晚上再煎一次,加三片生姜。吃到月经停后两三天就行。"
王建军接过药包,掂量着问:"大夫,这药......真能管用?"
岐大夫往炉子里添了块炭,火苗"噗"地跳了一下:"《金匮要略》说'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你媳妇这是积郁成疾,既要调血,更要调心。回去让她少操心店里的事,建军你多分担点,晚上别让她熬夜算账。"他忽然冲王建军挤挤眼,"还有,别总跟她急,肝气顺了,气血才能活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梅脸一红,王建军挠着头嘿嘿笑:"您说得是,以后我多让着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