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丹皮、山栀清泻郁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花粉、麦冬养阴生津,甘草调和诸药。不用发汗,不用泻下,就靠这几味药合力,把少阳的枢机转动起来,让邪热随着汗和小便慢慢散出去,胃气也就能恢复正常了。”
岐大夫把抓好的药包起来,递给陈建国:“回去后,用三碗水泡半个小时,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二十分钟,滤出一碗;再加水两碗,煮十五分钟,滤出一碗。两次药汁合在一起,分早晚两次温服。记住,药要温着喝,喝完后别吹风,也别吃生冷油腻的东西。”
“一剂就能好吗?”陈建国有些将信将疑,毕竟之前看了两个大夫都没见效。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准确。”岐大夫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病,病机关键在少阳枢机不利,邪热内郁,只要药证相符,往往效如桴鼓。明天早上你再来一趟,我看看情况。”
第四章:一剂而愈的奇迹
陈建国将信将疑地拿着药走了。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层里探出头,洒下清辉。岐大夫伸了个懒腰,看着药斗里排列整齐的草药,轻轻叹了口气:“如今这世道,懂辨证的大夫少了,不是见热就清,就是见虚就补,反而失了中医的精髓啊。”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岐仁堂的门还没开,就听见外面有人敲门。岐大夫打开门,只见陈建国站在门口,精神好了很多,脸上的潮红退了,眼神也清亮了。
“岐大夫,神了!真是神了!”陈建国一进门就嚷嚷起来,“昨天晚上喝了第一碗药,大概半个时辰,身上就开始微微出汗,不那么怕冷了。晚上睡觉,居然一觉睡到天亮,中间没醒!今早起来,头不疼了,脑子也清楚了,身上的寒热也没了,胃里也舒服多了,能吃下一碗粥了!”
岐大夫笑着给他把脉,脉象已经不像昨天那样弦数不和,虽然还有点细,但已经和缓了许多。看了看舌头,舌苔黄腻也退了不少。
“别急,病去如抽丝。”岐大夫又开了一剂药,“还是原方,再吃一天,巩固一下。这几天别累着,饮食清淡些,多喝小米粥养养脾胃。”
“哎,好嘞!”陈建国接过药,脸上笑开了花,“以后我可认准您这儿了,再也不乱看大夫了。您这医术,跟传说中的张仲景似的,一碗汤药就把我的病给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快别这么说,我也就是按老祖宗的方子辨证施治罢了。”岐大夫摆摆手,“回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