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探他的额头,不发烧,再搭脉:脉沉细而迟,右脉尤其微弱,像琴弦快断了似的。又看李二宝的脉,同样是虚弱迟缓。
"你们冬天一直这样关着门窗烧煤?"岐大夫走到窗边,掀开棉被一角,只见玻璃上凝着厚厚的水汽。
"是啊大夫,不然屋子不暖和啊,"李二宝搓着手,"难道是煤烟闹的?可我们没头晕恶心,不像中煤毒啊。"
岐大夫没说话,先让李二宝把所有门窗都打开,又把煤炉提到院子里。新鲜空气灌进屋子,兄弟俩立刻觉得胸口松快了些。岐大夫这才坐下,缓缓说道:"你们这病,根儿就在这密不透风的煤炉上。《黄帝内经》说'大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这胸中大气就像撑起你们肺叶的一把伞,能让你们自由呼吸。可你们把屋子封得跟铁桶似的,煤火烧着,把屋里的'清气'都耗干了。"
他指着桌上的空茶杯:"这大气啊,一半靠脾胃运化食物生成的'谷气',一半靠吸入的'清气'。你们整天吸不到新鲜清气,煤火的浊气又伤了肺,时间一长,这'大气'就像漏了气的气球,往下陷了。之前大夫用破气药,好比对着漏气球再扎几针,气跑得更快,所以越治越重。"
李二宝听得直拍大腿:"哎哟,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咋吃了药更难受呢。那我哥这...还有救不?"
"别急,找到了病根就有法子。"岐大夫拿出银针,先在李大宝胸前的膻中穴轻轻刺入,又在足三里扎了两针,"你们看,现在开了窗,吸了清气,是不是舒服点?这说明大气下陷不是没救,只是需要把它升提起来。"
回到岐仁堂,岐大夫铺开药方写道:"黄芪一两,升麻三钱,柴胡二钱,桔梗二钱,干姜三钱。"他指着黄芪说:"这味药是升陷汤的君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最能大补胸中大气,就像给漏气球打气。"
"升麻、柴胡是引经药,能带着黄芪的药力往上升,好比给气球装个打气筒。桔梗能开宣肺气,把陷下去的大气托起来。"岐大夫又拿起一块干姜,"你们说心里发凉,小腹坠疼,这是大气下陷久了,心肺阳气也虚了。知母本是滋阴的,但你们阳虚,所以换成干姜,它能温心肺、散里寒,就像在屋里生个小火盆,暖一暖那下坠的阳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二宝看着药方:"大夫,咋没见破气的药呢?刘大夫说我们是气滞啊。"
"此滞非彼滞,"岐大夫摇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