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半个月后,张女士再来时,气色好了很多,脸上有了光泽,说话也有了力气。"岐大夫,您这膏方太神奇了!喝到第五天,口干舌燥就好多了,晚上盗汗也少了。现在奶水明显多了,早上泵一次够孩子吃两顿,晚上回家也能喂饱他了。"
岐大夫在原方基础上调整了剂量,加了当归六钱、川芎三钱:"now 阴液渐复,加点活血药,让气血运行更通畅。记住,膏方可以再吃一个月,把气阴两虚的底子补上来。"
离开诊所时,张女士手里拎着新熬的膏方,脚步轻快了许多。路过地铁站,她给孩子买了个安抚奶嘴,想起岐大夫说的"规律泵奶、心态放松",觉得这比任何职场技巧都重要。在写字楼与育儿室之间奔波的日子里,这罐润燥生乳膏,就像一味温柔的药引,调和着现代职场妈妈的气与血,阴与阳,让那连接母与子的乳泉,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缓缓流淌。
尾章 乳泉背后的生化之道
暮色中的岐仁堂,药香与饭香交织。岐大夫看着案头堆放的医案,从王女士的脾胃虚寒到刘女士的肝郁气滞,从误用偏方的阳气暴脱到职场妈妈的气阴两虚,这些产后少乳的故事,看似病症各异,实则都围绕着"生化"二字。
《黄帝内经》说"生化乏源",这乳汁的生化,离不开脾胃阳气的温煦、肝木条达的疏泄、气血津液的充盛。就像李可老中医的加味生化汤,妙在"推陈致新",既非一味蛮补,也非单纯通泄,而是在化瘀中求新生,在补虚中助流通。
他想起给张女士开的润燥生乳膏,用增液汤增水行舟,以左归饮滋补肾阴,看似与"生化"无关,实则阴液充足方能化气,气足则血生,血生则乳下,这是从根本上滋养生化之源。而刘女士的逍遥生化饮,将疏肝解郁与活血通乳结合,则体现了"气得疏泄,血得归经"的生化智慧。
窗外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是附近新妈妈抱着孩子路过。岐大夫走到药柜前,取出当归与黄芪,放在手心轻搓,那股辛香与甘温的气息,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气血流动的温暖。他想起《傅青主女科》里"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无气亦不能生乳",这气血的生化,既需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的运化,也需肝肾这个"先天之本"的充养,更需肝气的调达、心气的平和。
学徒端来一碗生姜红枣粥,热气腾腾。岐大夫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散开,忽然明白,这产后少乳的调理,何尝不是在调人生的"生化之道"——无论是职场妈妈的焦虑,还是家庭关系的紧张,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