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可安初这病,看似入血,实则是阴虚到了极点,虚火迫血妄行。就像家里的电线,绝缘皮老化了,里面的铜丝露出来,稍微一碰就短路,这时候不能光想着灭火,得先把电源断开,再换电线。”
第三章 两剂汤药分先后
岐大夫走到书桌前,铺开宣纸,提笔蘸墨。曹老板和安初都凑过去看,只见上面写道:
早间方:清金保肺汤
麦冬三钱,北沙参四钱,紫菀二钱,川贝母二钱(研末冲服),橘红一钱,茯苓三钱,生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半,瓜蒌霜三钱。
用法:水三碗,煎取一碗,五更时分空腹温服。
晚间方:滋阴固本汤
熟地五钱,山萸肉三钱,怀山药四钱,泽泻二钱,丹皮二钱,茯苓三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
用法:水五碗,煎取两碗,临卧前分两次温服。
“这早间方,是先清上焦的痰火,保定肺气。”岐大夫指着药方解释,“麦冬、沙参是润肺阴的主将,就像给干涸的肺叶洒点甘露;紫菀、川贝母是化痰的能手,能把肺里那些胶结的浊痰化开;橘红理气,茯苓祛湿,让痰没地方停留;桔梗是舟楫之药,能载着诸药上行入肺;瓜蒌霜清热润燥,又不像瓜蒌仁那么滋腻,适合眼下痰火壅盛的时候用;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泻火解毒。”
他又指向晚间方:“这是六味地黄丸加了麦冬、五味子,也就是《医宗金鉴》里的麦味地黄丸。熟地滋肾阴,山萸肉养肝阴,山药补脾阴,三补三泻,补而不滞;泽泻利肾浊,丹皮清肝火,茯苓渗脾湿;加麦冬润肺,五味子敛肺滋肾,这就好比给干涸的江河上游蓄水,水足了,下游自然就不闹旱灾了。”
“为啥要分早晚吃呢?”安初好奇地问。
“这可有讲究了。”岐大夫笑了笑,“五更时分,正是肺经当令的时候,这时候肺脏气血开始旺盛,用清金保肺汤,就像趁着天亮打扫屋子,效率最高;临卧之前,肾经气旺,用滋阴固本汤,就像睡前给庄稼浇水,能慢慢滋润脏腑。《黄帝内经》讲‘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吃药也要跟着脏腑的生物钟来。”
曹老板接过药方,又想起什么:“大夫,这药得吃多久?还有啥忌口的没?”
“先吃三帖,看情况再调。”岐大夫叮嘱道,“忌口最重要的是生冷油腻,尤其是油炸的、甜腻的,这些东西最生痰助火。还有,安初必须得戒了熬夜,手机少玩,晚上11点前务必睡下,这时候是胆经当令,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