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穴位上轻轻按压,待找到酸胀感明显处,才以捻转补法进针。刺入命门穴时,周杰伦只觉一股温热感顺着脊椎缓缓上行,直抵后脑海。“针感得气,气至而有效。”岐大夫一边行针,一边解释,“《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股热气,便是针药合力,推动阳气运行的征兆。”
行针完毕,又取来艾灸盒,在腰阳关穴上悬灸。艾绒燃烧的温热透过皮肤渗入,阿伦只觉僵硬的腰背渐渐松弛下来,那股从骨头缝里冒出来的寒气仿佛被一点点逼出体外。“艾灸能温通经络,驱散寒湿,与汤药相辅相成。”岐大夫道,“你在家中也可让家人用艾条灸这几个穴位,每次15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
针药毕,岐大夫又开了一张食疗方:“以杜仲、巴戟天各15克,与猪腰子一具同煮,加少许盐、姜调味,每周食2-3次。猪腰以形补形,杜仲、巴戟天能补肾强腰,此为《本草经集注》中的食疗法。另可常饮生姜红枣茶,生姜散寒,红枣养血,晨起空腹喝一杯,能温煦脾胃,助阳气升发。”
“此外,还需配合功法锻炼。”岐大夫示范起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和“五劳七伤往后瞧”,“每日清晨,在空气清新处,缓慢舒展肢体,动作宜轻柔,不可强行拉伸。这功法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肾与督脉的功能,比剧烈运动更适合你。《导引图》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适当运动,能助药力,散瘀滞。”
第五章 廿年沉疴渐得解,岐黄之道济苍生
半月后,阿伦派小陈来岐仁堂复诊,带来了好消息:“先生说,服药后夜里疼痛减轻了,能睡个整觉了,早上起来腰板也没那么硬了,自己能慢慢弯腰穿鞋了。走路也比以前稳当些,不用人寸步不离地扶着了。”
岐大夫闻言,捋须微笑,在原方基础上稍作调整:去羌活、防风,加鹿角胶(烊化)一两,以增强温补肾阳、强督壮骨之力;加鸡血藤三两,加强活血通络之效。“鹿角胶乃血肉有情之品,《本草纲目》谓其‘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男子肾虚’,最能填补肾精,充养督脉。鸡血藤活血而不伤正,通络而助血行。”
又过一月,阿伦竟能独自前来复诊,虽步履仍不快,但腰脊已能挺直些,脸上也有了血色。他握着岐大夫的手,感慨道:“岐大夫,以前总以为这病没法治,只能硬扛着,没想到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从肾和督脉入手,温阳散寒,通络止痛,竟真能见效。现在我信了,《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前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