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七、病案传承:写清楚是为了不糊涂
当晚,岐大夫在病案本上写下完整记录:
【辛丑年芒种,京都朝阳区,患者张建国,45岁,身高172cm,体重95kg,体胖面黑黄,语声重浊带喘。病起于腊月廿八饮酒食肉,初服寒凉泻药致脾虚气陷,复投温补引发肺热炽盛。现症:昼咳连声,夜热盗汗,渴喜冷饮,大便三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象:苔黄厚腻,边有齿痕;脉象:左寸浮数,左关细弱,右关滑实。辨证:肺热肠燥,痰湿阻滞,气阴两虚。治法:清肺平喘,润肠通便,兼益气阴。处方:白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学徒小周凑过来:“师父,为啥要写得这么细?”
“你看这年份,辛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全年湿气偏重,故患者多痰湿体质;芒种节气,湿热交蒸,易使肺热加重。”岐大夫敲了敲病案本,“记录气候、体质、病程、前医误治,是为了让后来者看明白‘病从何来,何以至此’。就像导航地图,标清楚每个路口的陷阱,才能避免重复迷路。”(注:对应《黄帝内经》“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八、疗效反馈:比快递还准的康复指南
五日后,张总亲自送来锦旗,红光满面:“岐大夫神了!喝药第二天拉了两次稀,之后反而浑身轻快;第五天体温正常,咳嗽减了大半!”
岐大夫复诊脉:“右关脉已趋和缓,舌苔变薄,接下来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润肺养阴为主。记住,三分治七分养,今后每顿饭只吃七分饱,多喝小米山药粥。”
张总连连称是:“现在才明白,以前那些庸医不是‘治不好’,是‘没看透’。您这病案写得比体检报告还清楚,以后我要是再病了,拿出来给大夫一看,少走多少弯路!”
九、悬壶哲思:看病如写“推理小说”
目送张总离去,岐大夫对小周说:“喻嘉言先生曾言‘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这‘情’,不仅是对病人的怜悯,更是对医理的穷究。每一个病案,都是人体与疾病的‘战争记录’,写清楚病因、病机、治则、方药,既是对病人负责,更是给后来者留下‘作战地图’。”
他摩挲着泛黄的《喻嘉言医案》:“你看古人怎么写病案?‘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因何得病,前医如何误治,现症如何,脉舌怎样,用何方加减,疗效如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才是中医传承的‘源代码’,比任何AI诊断都靠谱。”
窗外雨过天晴,阳光透过药柜玻璃,在《神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