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金匮要略》里的温经汤加减。”他指着吴茱萸,“这味药《神农本草经》说它‘温中下气,止痛除湿’,就像给胞宫派去个 fiery 的保镖,专门驱散寒邪;桂枝是张仲景的‘通阳大将’,《伤寒论》里常用它打开闭塞的血脉。”
林晚月盯着“阿胶”二字:“我听说阿胶是补血的,为什么要加在温通的药里?”
“问得好!”岐伯拍了下大腿,“温药容易耗伤阴血,就像烧火太旺会烤干锅里的水。阿胶能滋阴养血,《本草纲目》说它‘疗吐血衄血,经水不调’,既能防止温药伤正,又能让经血有源可生,这叫‘攻补兼施’。”
四、隔姜灸的冰雪消融术
“现在给你做隔姜灸,重点在关元穴。”岐伯取来三年陈艾绒,切了三片硬币厚的生姜,“关元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难经》说它是‘丹田’,就像人体的太阳能电池板,专门储存阳气。”
当第一壮艾炷点燃时,林晚月突然惊呼:“肚子里像有个小太阳在转!”岐伯微笑着调整艾炷高度:“隔姜灸有三重妙处:生姜辛温散寒,艾火透热入里,关元穴收纳阳气,三层力量像三明治一样夹住寒邪,慢慢把冰疙瘩焐化。”
灸完三壮,林晚月额头渗出细汗,小腹原本的冰凉感竟化作微微发烫。岐伯又递来个锦缎小包:“这是我特制的暖宫贴,里面有艾叶、肉桂、川芎,晚上贴在神阙穴,早晨取下。记住——”他加重语气,“从今天起,冰饮、露脐装、空调房久坐,三样全戒了。”
五、复诊:气血畅行的春之序曲
一周后复诊,林晚月进门时步伐轻快了许多,牛仔破洞处已贴上暖宝宝:“昨天来月经,居然只痛了半小时!血块也变成暗红色了。”
岐伯诊脉见弦紧之象减了七分,涩脉转缓,舌苔瘀斑颜色变浅:“寒瘀已化,但脾虚湿滞的底子还在。”他调整处方:去吴茱萸,加茯苓15g、炒白术12g、砂仁6g(后下),“这是合了《脾胃论》的参苓白术散意,脾土健运,湿浊才不会再生。”
他又拿出个青瓷罐:“这是我让徒弟熬的红糖姜枣膏,生姜要选云南小黄姜,红枣用若羌灰枣,红糖必须是古法熬制的甘蔗红糖。每天清晨用温水冲调,喝的时候想象阳光从脾胃蔓延到全身。”
六、三个月后的桃花笑
春分那天,林晚月抱着锦旗冲进诊室,身后跟着个捧着鲜花的男生。她穿着淡粉色连衣裙,脸色红润如桃花:“岐大夫,我整整三个月没痛过!周期也准了,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