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子弟也要入学,不毕业就没资格领兵。
从学校出来,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吧?
要说权贵彻底不能领兵,欧洲列强可是一直到二战之前都是用权贵领兵的!
军事权留着,由都督府掌军官名册,升迁、训练、武库等事,文官则掌后勤,彼此牵制,以收稳定之效。
这一层,也是李贤和张佳木商量很久后才议定的,关节仍然是“妥协”这两字。张佳木现在算是深谙此道,用起来虎虎生风,如鱼得水了。
但这么一来,武官俸禄原本是皇上发,一年大几十万的银子,全部压了过来,这一下,户部可也根本承受不住。
皇帝对武官可是不小气的,特别是驻京武官和京营兵,待遇向来强过外省。外省实发只有五成的时候,京中是十万,外省只有三成或是三个月发三成的时候,京中最少还有五六成的实发实授。
一个六品武官一年最少能实领五十石粮,还有几十两的银子,这些可都是皇上自己的私房钱拿了出来。
当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户部的钱也是皇上的钱,只是分做公私两用罢了。
现在文武一体,就算多了三十万石粮,缺额仍然很大,差的很多。倒是地方禁军和厢军不必担心了,中央原本就有大量拨给边军的钱粮,顺理成章的改成戍边禁军和厢军的粮饷就是。
武官少有不足,则用地方的火耗和商税收入补上就是,反正这笔钱多的很,文武官一并发了,根本不是问题。
“国初驻京武官是多少人来着?”
张佳木没答李贤的话,反而扭头问年富。
“回太保,”年富神色安详,躬了躬身,答道:“洪武二十五年,京师武官两千七百四十七人,军士二十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