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费粮食?
夏天就不同了,再俭省的人家,也要睡的迟些,饭自然也多吃一餐的多。
崔浩此时,就是骑马慢行,闻得沿路人家饭熟之香,再看两边油灯昏黄,不少人家铺席中堂,男女老幼席地而坐,相对而谈,这一下,确实是有与广州大为相同之处。
乡愁一起,就很难遏止,当下只暗下决心:现在就修书托人送回家,然后请父母派家人老仆,送自己的妻儿一并来京师团聚!
想起这个,倒是教他又想起张佳木来。
京师之中,已经啧有传言,张佳木的邮传已经开办的极好,当然,大明通天下有过万铺递,就是步行的铺夫,用来送邸报和公文。
驿站也极多,通天下有数千驿站,十几万驿夫,数万匹马。当然,驿站需要地方供应马匹草料,一年耗费的粮食也在过百万石之间,但国家不设驿站也是绝无可能,没有驿站,则政令不通,调度不灵,也是了不起的大事。
但驿站除了自己耗费极大外,被来往官员骚扰也是常事,当时官风已经开始败坏,地方官员过境,则必定会打地方官的秋风,索要盘缠银子。而地方官,特别是州县一级,也必须接受这种骚扰,视为当官成本的一种。
如果拒绝应酬,得罪的人当然就不在少数,能不能顺顺当当的把官儿当下去,可就难说的很了。
而驿站原本就耗费极大,来往官员和亲属也要应酬,这就很难乎为继了,更何况,送信和取家属来,费时费力,一路惊扰驿站的话,以崔浩现在的权势,倒未必罩的住。
“这么看来,此人行事,竟是颇多可取之处了。”
这么点功夫,想起来的事也并不多,不过是很短瞬间,崔浩便大生感慨了。国家驿站用度有常,确实也不能随便动用,而驿夫人数有限,驿马更不能过于劳累,公务军务,都需使用,这么一想,张佳木的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