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都带着一丝凛然。
暖阁内重新陷入寂静,只有寒风拍打窗棂的呜咽和炭火燃烧的噼啪。嬴政重新坐回御座,拿起那卷刺目的帛书,指尖拂过那“鸟迹蝌蚪”的描述,眼神幽深如古井。一场不见硝烟,却更凶险万分的文字之战,已在这千里之外的帝国东南边陲,悄然拉开帷幕。
---
数日后,会稽郡,山阴县,禹陵之侧。
天空阴沉得如同灌满了铅,低垂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凛冽的寒风从钱塘江口方向毫无遮拦地刮来,带着浓重的水汽和刺骨的寒意,卷起地面枯黄的草叶和尘土,打着旋儿呼啸而过。空气中弥漫着咸腥的海风、泥土的湿冷,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山雨欲来的沉重压抑感。
禹陵所在的这片缓坡,早已被大队披坚执锐的秦军士卒围得水泄不通。冰冷的青铜戈戟在晦暗的天光下闪烁着森然的寒光,如同钢铁荆棘组成的篱笆。士卒们面容冷硬,眼神锐利如鹰隼,警惕地扫视着被隔离在警戒线外、黑压压的人群。人群的组成极其复杂:有穿着破旧葛衣、面黄肌瘦的当地山民和渔民,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茫然;有头戴儒冠、身着宽袍大袖的儒生士子,神情或激动、或忧虑、或愤慨;更有一些衣着相对考究、眼神沉郁、气质明显不同于寻常百姓的老者,他们大多沉默地站在人群后方,彼此间偶尔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那是隐匿于市井的楚、越旧贵族。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坡地中央,那块刚刚被清理出来的巨大青石碑上。
石碑高达一丈有余,历经千年风雨侵蚀,通体呈现出一种深沉、斑驳的青黑色。厚重的苔藓和地衣如同古老的疤痕,深深烙印在碑身表面,一些地方甚至与石质融为一体。碑体并不规整,边缘处有自然的崩裂痕迹,更显沧桑古朴。碑座深埋于湿冷的泥土中,周围散落着新挖掘出的碎石和腐烂的树根。
最令人心悸的,是碑身阳面那密密麻麻、布满整个石面的奇异刻痕!那绝非他们所熟悉的、规整方正的小篆!那些文字,如同拥有了生命,扭曲盘绕:有的状若飞鸟,展翅欲翔;有的形如蝌蚪,拖曳长尾;有的似虫豸爬行,留下断续的轨迹;有的则如抽象的云纹雷电,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古奥与神秘!这便是传说中的“鸟虫书”、“蝌蚪文”!是比周朝大篆更为古老、早已失传的文字!刻痕深深嵌入坚硬的青石,线条古拙而苍劲,历经岁月磨洗,边缘已变得圆润模糊,却依旧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洪荒气息和不容置疑的威严!
石碑周围,气氛凝重得如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