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上。那是来自蜀郡郡守、兼管南方伐木营造事宜的少府章邯,以八百里加急呈上的贡册。
他拿起竹简,并未展开,指尖在冰凉的简身上缓缓摩挲。竹简的触感坚硬而冰冷,带着蜀地深山老林特有的湿寒气息,仿佛还残留着伐木壮丁的汗水和山间弥漫的雾霭。
“楚地……荆山……”嬴政低沉的嗓音在寂静的殿宇中响起,如同沉寂已久的古钟被轻轻敲响,带着一种奇特的共鸣,震得空气微微波动。他缓缓展开竹简,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规,瞬间便捕捉到了贡册中最为醒目的一行小篆:
“**荆山贡木:楠,一株。高三丈,径六尺。纹若云霞,质坚逾铁,叩之金声。**”
烛台上的青铜雁鱼灯,灯油饱满,七支灯芯被精心修剪过,燃烧得异常明亮稳定。柔和而明亮的光线倾泻在竹简上,将那“高三丈,径六尺”的字样映照得格外清晰,每一个笔画都仿佛用精铁铸成,在温润的竹青底色上泛着幽冷、内敛的光泽。那简短的描述背后,是难以想象的庞然巨物,是足以支撑起一座通天殿宇的脊梁!
“此木,”嬴政的指尖重重地点在那行字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声音却愈发低沉,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冷硬质感,如同名匠在反复砥磨剑锋,“生于楚地荆山之巅,吸聚了荆楚三百年山川精气,饱浸了吴越金戈之气。”他抬起眼,目光扫过侍立在御阶之下、始终保持着躬身姿势的少府章邯,那眼神锐利如电,似乎要穿透章邯的颅骨,直抵其内心深处,“正好,拿来,做朕阿房宫前殿的主梁!”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落下,敲在章邯的心头。他穿着深青色官袍,袍服浆洗得笔挺,一丝褶皱也无,显露出少府特有的严谨与精明。然而此刻,他低垂的头颅埋得更深,宽大的袍袖遮掩下,双手紧紧交叠于身前,指甲深深陷入掌心,试图用疼痛压制住身体深处无法抑制的轻微颤抖。冷汗,不受控制地从他额角鬓边渗出,聚集成细小的汗珠,顺着他紧绷的侧脸滑落,一滴,砸在光可鉴人的墨玉地砖上,留下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微小湿痕,又迅速被干燥的空气蒸发。
章邯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他知道那“三丈六尺”意味着什么。那不是冰冷的数字,那是无数条人命堆砌的血色阶梯!为了在荆山那几乎与世隔绝的陡峭绝壁间找到这株符合要求的千年神木,伐木营的工师和刑徒们在蛇虫遍布、瘴疠横行的原始密林中搜寻了整整半年,死伤枕藉。为了将它从深山运抵长江之畔,数千徭役用滚木、撬杠、绞盘,一寸寸挪移,开山劈石,遇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