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苍老而沉痛,如同古钟悲鸣,他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指向西方函谷关的方向,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直刺那玄衣帝王,“此獠!欲断我华夏文脉!绝我圣贤之道!行此倒行逆施、人神共愤之举!吾辈读圣贤书,明春秋大义,岂能坐视?!”
“对!不能坐视!” 群情激愤,儒生们振臂高呼,声浪压过了远处郡兵的呵斥,“暴秦无道!毁我田庐!绝我文脉!吾等当效法古之谏士,伏阙死谏!以正视听!”
“伏阙死谏!” 年轻儒生们热血沸腾,纷纷整理衣冠,就要向驰道中央冲去。
“且慢!” 淳于敬猛地抬起手,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环视着这些年轻而激愤的脸庞,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死谏?向谁谏?向那玄衣暴君?向那虎狼之师?尔等头颅,不过悬于界桩之上,徒增其暴虐之名!于事何补?于道何益?”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充斥着黄土与铁锈味道的空气都吸入肺腑,化作最后的勇气:
“今日,吾等不拦车驾,不触法网。只在此地,在这暴君引以为傲的‘大道’之畔,诵我圣贤之经!言我心中之义!让这天地,让这黄土,让这过往的黔首,都听听!这天下,还有人记得‘仁义’二字!还有人敢为‘正道’发声!”
“诺!” 众儒生齐声应和,眼中悲愤化为决绝。
很快,桑林边,驿亭旁。以淳于敬为首,数十名儒生整理衣冠,肃然而立,面朝西方函谷关方向,无视不远处郡兵越来越凶狠的呵斥和戈矛闪烁的寒光。
淳于敬深吸一口气,苍老而清朗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悲怆力量,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声音落下,短暂的寂静。只有风声呜咽。
紧接着,数十个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整齐划一,带着读书人特有的韵律和力量,响彻云霄: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来自《论语》的圣贤之言,如同无形的利剑,刺破了驰道贯通带来的铁血肃杀!跪伏在道旁的父老们身体猛地一颤,有人忍不住偷偷抬起头,望向桑林边那些挺直如松的身影,眼中流露出复杂难言的光芒。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声浪更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