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悬挂的传国玉玺,隔着玄衣,隐隐传来一丝冰凉而沉实的触感,仿佛在回应着帝王的怒火与决心。
“李斯,” 嬴政的目光如鹰隼般锁住廷尉,“传诏!凡帝国驰道所经之处,郡守、县令,需率境内三老、豪杰、父老,于驰道旁十里长亭,跪迎圣驾!若有儒生胆敢聚众非议,谤讪朝政,阻挠盛典…”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如同冰锥凿石,“…就地拘拿!以‘乱法惑众,诽谤圣躬’之罪,枭首!悬颅于驰道界桩之上!以儆效尤!”
“诺!” 李斯躬身领命,眼中掠过一丝法家酷吏特有的冷硬寒芒。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对儒生的清洗,更是对帝国境内所有不和谐声音的铁血镇压,是陛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蓝图下,必然的雷霆手段。
---
**第二幕:函谷雄关,黑旗蔽日**
九月初九,重阳。
函谷关。
这座扼守秦地东大门、历经无数血火洗礼的天下雄关,今日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窒息的威严与肃杀所笼罩。
关城上下,玄甲如林!数万大秦锐士,身披黑沉沉的铁甲,手持丈余长戟,背负强弓劲弩,如同钢铁浇铸的丛林,沿着新贯通的、宽达五十步(约合今69米)的东方天子道两侧,列成两条望不到尽头的黑色长城!他们沉默如山,只有甲叶在秋风中偶尔碰撞,发出沉闷而冰冷的“嚓嚓”声。一面面巨大的、以玄色为底、上绣狰狞玄鸟图案的“秦”字大纛旗,在关楼最高处和驰道两侧的制高点上,迎着猎猎西风,疯狂舞动!黑色的旗浪翻滚,遮天蔽日,仿佛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压抑的铁灰色!
驰道本身,更是震撼人心!路面由黄土、石灰、细砂混合,经数万刑徒以巨硪(大石夯)反复夯筑,坚硬如铁,平整如砥!路中央微微拱起,两侧有深挖的排水沟渠。最令人惊叹的是其笔直的程度——站在关楼之上极目东望,这条由人力强行在大地上劈出的巨大通道,竟如墨线弹过一般,无视山川起伏,无视河流阻隔,无视村落田畴,以一种近乎蛮横的、斩断一切的姿态,刺穿层层叠叠的秋色山峦,直插向遥远的地平线!阳光下,平整坚实的黄土路面反射着刺目的白光,如同一条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大的、冰冷的黄铜巨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关楼之下,新筑的、高达三丈的巨大夯土祭坛,通体漆成肃穆的玄黑之色。祭坛中央,矗立着象征道路畅通的“路神”石主(一种抽象化的石碑,代表路神)。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