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那里,无声地站起数位气质迥异的人物。一位是身着粗布短褐、肌肉虬结、脸上带着刀疤的黝黑汉子,他是盘踞崂山、啸聚海滨的渔盐豪杰,王闳,手下有数百敢死之士,熟悉胶东每一处水道港湾。一位是身着文士深衣、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中年人,乃是被秦廷焚书令逼得逃亡至此的稷下名儒之后,公孙光,满腹经纶,擅长筹谋策划。还有几位是来自附近高密、平度等地的田氏分支族长和乡邑三老,代表着地方上潜藏的反抗力量。他们虽未言语,但坚毅的眼神和微微颔首的动作,已表明了誓死追随田氏、共抗暴秦的决心。
“王豪杰!” 田儋看向那黝黑汉子,“即日起,烦请你麾下健儿,严密监视胶莱水道及沿海滩涂!秦军若从海上或河道来犯,务必将其阻于滩头!焚其舟楫!”
“田公放心!某家手下儿郎,皆是弄潮的好手!定叫秦狗片板不得近岸!” 王闳抱拳,声如洪钟,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凶光。
“公孙先生!” 田儋又看向那清癯文士,“檄文之事,关乎大义名分,凝聚人心,非先生大才不可为!请先生务必挥毫,痛斥暴秦无道,揭露后胜卖国丑行,昭告天下齐人,奋起抗暴!此檄,当为我即墨抗秦之号角!”
公孙光神情肃穆,深深一揖:“儋公高义,光敢不从命!秦焚典籍,绝我文脉,此仇不共戴天!光必呕心沥血,作此诛心之文,以正天下视听!以唤齐民血性!”
田儋的目光最后扫过那几位地方族长和三老:“诸位!即墨存亡,系于胶东!请速归乡邑,联络义士,囤积粮秣,整备器械!一旦秦军来攻,即墨烽烟起,便是尔等举义旗、断秦狗后路、袭扰粮道之时!”
“谨遵儋公号令!” 众人齐声应诺,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
---
即墨城北,临海的“天齐渊”畔。此地相传为上古八神之首“天主”祭祀之地,渊水幽深,寒气逼人。一座古老的石质祭坛矗立在陡峭的崖壁边缘,饱经风霜,布满青苔与岁月侵蚀的痕迹。祭坛面对浩瀚无垠、波涛汹涌的渤海,凛冽的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水汽,如同无数冰冷的鞭子抽打着崖壁,发出凄厉的呜咽。铅灰色的天空低垂,厚重的云层仿佛要压到海面上,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祭坛之上,气氛庄严肃穆,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献祭意味。巨大的青铜香炉中,粗如儿臂的线香青烟笔直,在狂风中竟凝而不散。田儋肃立在祭坛中央,依旧穿着那身素净的深衣,白发在狂风中飞舞。他身后,田荣、公孙光、王闳等核心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