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学子试图冲上前,立刻被如狼似虎的秦兵用戟杆狠狠砸倒在地,发出痛苦的闷哼。
李斯站在廊下,冷眼看着这一切。跳跃的火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让他那张本就冷峻的脸庞更显阴鸷。火焰的爆裂声、竹简的碎裂声、雨水的哗啦声、压抑的哭泣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曲为文明送葬的哀歌。他微微眯起眼,看着那些在火焰中化为灰烬的百家之言,心中没有一丝涟漪。唯有当火焰吞噬那些记录着法家先贤思想的简牍时(虽然早已被他筛选过,核心典籍已秘密运往咸阳),他的眼底深处,才掠过一丝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情绪——那是对一种纯粹工具被利用后无情抛弃的、转瞬即逝的感触?亦或是对自己亲手参与埋葬一部分思想源头的、无人察觉的惘然?无人知晓。那丝情绪如同投入火海的雪花,瞬间消融无踪,只剩下冰冷的、磐石般的意志。
就在这时,一个极其沙哑、仿佛从地底传来的声音,穿透了风雨声、火焰的爆裂声和压抑的哭泣声,幽幽地飘入李斯的耳中:
“火…可焚简…焉能焚心?灰烬…落处…新芽…暗生…道…在…秦火中…复生…”
李斯猛地转头!锐利的目光如同闪电般射向声音来源——是前庭角落那株虬枝盘曲、在风雨和火光中显得格外沧桑的古柏之下!树影婆娑,在火光跳跃中明灭不定。那里,似乎有一个穿着深色斗篷、几乎与树影融为一体的佝偻身影,正缓缓转身,拄着一根扭曲的木杖,蹒跚地、无声无息地消失在通往学宫最深处、那座供奉着历代学宫祭酒灵位、此刻已空寂无人的“先贤祠”的幽暗小径尽头。是邹衍!
李斯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莫名的寒意,竟比这深秋的冷雨更甚,瞬间沿着他的脊椎窜上头顶!那老朽的话语,如同一个冰冷的预言,一个不祥的谶语,狠狠地扎进了他坚固如铁的心防!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想下令追捕,但那身影已彻底隐没在黑暗与雨幕交织的深处,无迹可寻。只有那沙哑的声音,如同跗骨之蛆,在耳边反复回响:“道…在秦火中…复生…”
风雨更急了。冰冷的雨水无情地浇淋着庭院中那依旧熊熊燃烧的巨大火堆,发出滋滋的声响,蒸腾起更浓更黑的烟雾。火焰在雨水的打压下顽强地跳跃、挣扎,将无数化为灰烬的思想抛向阴沉的天空,又被雨水裹挟着,化作黑色的泥泞,沉甸甸地覆盖在稷下学宫这片曾经孕育了无数智慧的沃土之上。浓烟低垂,混合着灰烬的焦糊味,沉沉地压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也沉沉地压在这座曾经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