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沉重的呼吸和孩童压抑的啜泣声在风中飘散。他们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块正在被竖起的巨石,仿佛那不是石头,而是一座即将压垮他们世代生活的牢笼。
咸阳,章台殿。
殿内铜兽炉中燃烧着上好的南山炭,温暖如春,檀香的清幽气息丝丝缕缕,驱散了深秋的寒意。嬴政并未身着繁复的冕服,只穿了一身玄色深衣,腰间束着玉带,显得精干而随意。他斜倚在铺着厚厚熊皮的御榻上,手中把玩着一件刚从新郑韩王宫缴获的青铜小鼎。
小鼎不过巴掌大小,形制古雅,三足两耳,鼎腹微鼓,通体覆盖着繁复细密的蟠螭纹,间有错金的云雷纹点缀,虽历经岁月,依旧流光溢彩,显示出韩国铸铜技艺的精湛。鼎身内壁,还依稀可见几个古老的鸟虫篆铭文。嬴政修长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鉴赏珍宝的优雅,缓缓抚过鼎身冰凉的纹路,感受着那凹凸起伏的触感,指尖停留在那神秘的铭文上轻轻摩挲。他的眼神专注,却又带着一种深不见底的思量,仿佛透过这小小的青铜器物,在审视着那个刚刚被他碾碎的国家的灵魂。
“韩人虽弱,其器尚精。”嬴政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响起,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他将小鼎举到眼前,对着殿内明亮的烛光细细端详,错金的纹路在光线下流淌着迷人的光泽。“只可惜,宝器落于庸主之手,终成寡人案头玩物。”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那是一种掌控一切的、带着掠夺者满足感的笑意。
侍立在一旁的赵高,立刻躬身上前一步,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谄媚与赞叹:“大王圣明!六国珍宝,唯有置于大秦宫阙,得大王圣目垂青,方不负其灵韵光华。韩国已为齑粉,此鼎能献于大王,亦是其造化。”他的声音又尖又细,如同滑腻的毒蛇,在温暖的空气中游走。
嬴政不置可否,目光依旧停留在小鼎上,指尖却微微用力,感受着青铜那坚硬的质感。新郑的硝烟、韩王安囚车上冰冷的青铜锁链、幽篁馆内那绝望的嚎哭……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被手中这象征着征服与占有的青铜鼎所取代。一种强大的、近乎膨胀的掌控感充盈着他的胸腔。器物如此,土地、人民、法度,亦当如此!
“廷尉那边,颍川郡的法碑,该立起来了吧?”嬴政忽然问道,目光并未离开小鼎,语气像是在确认一件早已安排妥当的日常事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大王,”赵高连忙应答,“按行程与李廷尉之前奏报,此刻,阳翟城头,我大秦的法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