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箭头!箭头才是关键!此三棱之形,破甲如锥!我秦军双刃扁簇,力散而难透!”
争论的焦点最终落到了那枚三棱箭簇上。一位来自赵国故地邯郸、以善于仿造他国兵器闻名的老冶工,拿起那枚箭簇,反复摩挲,浑浊的眼中闪烁着精光:“诸位请看!此簇形制,绝非寻常!其棱脊凸起如刀,三面开刃,交汇于簇尖一点!受力集中于一点,故穿透力极强!且簇身细长,飞行更稳!此等设计…巧夺天工!非大匠不可为!”
“知其然,如何知其所以然?如何铸?”立刻有人反驳。
“是啊!韩人秘术,岂能轻易窥破?”
就在众人再次陷入僵局之时,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角落响起:“…或…或可试试…‘泥范失蜡’之法?再…再结合韩人淬火之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葛布短褐、身形瘦小、面容黝黑的年轻工匠局促地站着。他叫韩平,原是韩国宜阳铁坊的奴隶匠人,秦军破宜阳后被俘,因手艺精湛被编入南阳工坊,平日里沉默寡言,毫不起眼。
“韩平?你有何法?速速道来!”程邈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急切问道。
韩平走到案前,拿起那枚三棱箭簇,又拿起一块用于制作箭簇模具的陶泥,比划着:“此簇形制复杂,棱脊锐利,若用寻常两范合铸(两块模具),棱线易模糊,且脱模极易损坏。需用‘失蜡法’!”他一边说,一边用陶泥快速捏出一个三棱箭簇的泥胚,塑形精准,棱角分明。“以此泥胚为模,外敷特制细泥,阴干成陶范。范成后,加热使内部泥胚融化成蜡(或低熔点材料)流出,即成中空之范腔!”他顿了顿,拿起一块废弃的青铜片,“再以此范,浇铸青铜液!如此,可得形制精准、棱角锐利之簇胚!”
“妙!”那邯郸老冶工眼睛一亮,“此法可保形制!然淬火呢?韩弩箭簇之坚锐,必在淬火!”
韩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堪的往事,声音更低:“韩人淬火…非纯用水。其秘…在于‘牲溺’与‘脂膏’交替!簇胚烧至赤红,先浸入热牲溺(牲畜尿液)中,取其急冷之烈,使簇表坚硬如石!然牲溺淬火,性烈易脆!故旋即取出,趁余热未散,再浸入滚热之特制动物脂膏(油脂)中!脂膏性缓,可渗入簇身细微裂隙,增其韧性,防其崩裂!如此刚柔并济,方得此无坚不摧之锋!”
整个工棚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闻所未闻的淬火秘法惊呆了!牲溺的腥臊与脂膏的油腻仿佛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