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形,"先生这块信陵君旧佩,倒是比舌头诚实。"
突然风卷幔帐,露出后堂整排的齐国量器。李斯抚掌而笑:"原来孟夫子带着临淄的斗斛来量秦国的粟米?"
日晷铜针指向辰位时,嬴政的指尖正划过石案上的裂痕。这是当年荀况与春申君辩论处,石纹里还渗着楚国丹砂。赵地儒生公孙贾捧来整套《乐经》,简片相击声竟暗合邯郸民谣。
"《云门》奏而凤凰至,《大武》起而干戈息。"公孙贾的广袖扫过嬴政面前酒樽,"秦音激越,恐非治世之音。"
少年从怀中掏出半片残损的赵瑟,二十三弦只剩五根:"去年秦军破赵时,邯郸乐府的《大武》可没能止住干戈。"他突然拨动琴弦,破音惊得梁间燕雀乱飞,"您听,这才是真实的《无衣》!"
燕国辩士田光冷笑起身,腰间玉璜显是蓟城工师手笔:"黄口小儿也敢论礼乐?可知韶乐九成,凤凰来仪?"
"去年燕使献上的'九宾之礼',用的可是卫国的乐工?"嬴政的太阿剑突然劈开面前漆案,露出夹层中的齐国刀币,"就像这漆器,表里不一。"
正当嬴政指向《禹贡》九州图时,天际突然晦暗。青铜日晷上的蝌蚪文泛起幽光,二十八宿方位竟与骊山陵寝布局暗合。淳于越的鸠杖在地上画出星图:"荧惑守心,暴君之兆!"
蒙恬的剑尖挑起尘土,在空中构成井宿星图:"大梁分野,与秦何干?"
"看那日食缺口!"楚儒景昭的玉瑗对准太阳,环中黑影恰似虎食日,"《左传》云'日有食之,天子不举'。"
嬴政解下玉具剑横置晷面,剑身折射的七彩虹光竟补全日轮:"武王伐纣亦逢日食,可见天命在德不在吉凶。"他突然用剑尖撬开晷盘底座,掉出的龟甲上刻着"丙午,祖龙死"。
李斯拾起龟甲时,指尖被灼出焦痕:"阴阳家的把戏!这龟甲用骊山温泉煮过,遇阳光自显字迹。"
"就像先生的'十罪书',"嬴政的太阿剑劈开日晷,铜盘裂处露出齐国官印,"用齐刀币熔了铸成晷盘,果然能测出'天命'。"
辩经台下的刑徒突然骚动。九名楚巫赤足跃上石阶,手中骨铃摇出摄魂的节奏。为首巫女的面具绘着湘君图腾,裙裾翻飞间露出腿间鱼肠剑的寒光。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巫女的吟唱激起狂风,嬴政的玉冠再次崩裂。蒙恬的重甲骑兵正要上前,却被少年抬手制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