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有这个规定吗?”鱼浪惊讶了。
“有!”
樊诗月解释道:“这也是为了给后生做参考,能够让后生考生需要多注意什么,比如你这次失败了,主要原因是什么,把你的经验以及理解说一下,这多少对后生有帮助,也能为我们临河县培养人才,要是能多考几个功名,这对我们县的政绩有正面影响,我这么说,你应该能明白吧?”
“这我当然明白,只是我又没考上,这是负面教材啊!”鱼浪无语了,樊诗月这么搞,不就是想扒他的黑料吗?
但既然她要问,那就挑肥拣瘦的说吧。
鱼浪叙述:“这考试嘛,首先一点就是时间问题,京城路途遥远,得提前……”
“这个不用你说,你直接从到了京城后开始。”樊诗月截话提醒。
“好吧,到京城后,吃饭住宿的问题不用担心,朝廷会安排好专门的寓馆接待考生,但是住寓馆也有不好的地方。”
“什么不好的地方?”樊诗月在纸上随意写写画画。
“容易招贼啊,我在去考试的时候,有贼进了我房间把我的银子全部偷光了,结果这贼是寓馆里以前的一个伙计,到最后都没抓到。”鱼浪一想起这个,心头都还很郁闷。
“噢,知道了,你继续说吧。”樊诗月对这点貌似提不起一丁点兴趣。
“然后就是,关于考试方面,形式跟乡试的规格差不多,但考试内容变化要大一些。”
“什么变化?”
鱼浪回答:“比较意外的或者晦涩难懂题目会比较多,这次考试,多以国策论或者经算科为主,专业书为辅,出现了多以什么火耗归公,一条鞭法,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伤寒杂病论什么的。”
“那你答得如何呢?”樊诗月又随口一问。
鱼浪坦言:“一般般,主考官说我帖诗和经算还可以,但辩论却不行,与题旨大相径庭,思想小众,不符治世宏略,难登大雅。”
“你刚才说的那些题目其实都是常规内容,只是你读的课外书太少而已,要是当初你来万桃书院,那些东西你自然觉得简单。”樊诗月评价道。
“是嘛!?”
刚才说到这个,鱼浪又想起了在写关于“火耗归公”的题目遇到的问题了,这里有机会向她提一提,看她是怎么看待的。
“对了,关于火耗归公的题目,是辩解它的利弊,你怎么看的?”
樊诗月想都没想,直接表示:“这条国策是当今圣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