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受了些惊吓,因而卧床休养了月余。
林珏不禁好笑,寄信与李易白,好一番嘲笑。李易白接了信,轻挑嘴角,并不以为意。
此事不过是一个小插曲,便是宝钗,也只以为薛蟠是吃多了酒方出的事,暗自庆幸还好未丢了性命,又另是一番劝导薛蟠不提。
林珏不好多说什么,此事是因他而起,到底还是送了一份表礼与薛家,言说自己不方便出门,只送份礼物聊表心意。不提薛蟠如何感动,林珏送过礼物之后,便丢开了此事。
兜兜转转又是一年,薛蟠年岁不小了,且宝钗更是耽搁不得,薛姨妈便借着年节的工夫与王夫人商量起薛蟠与探春的亲事。王夫人原不想探春这么早出门,毕竟宝玉尚且没有议亲,作为妹妹的探春便先一步出嫁,到底有几分不好看。只是拗不过薛姨妈,宝钗确乎大了,如今相看了两户人家,虽都未成,却也可见薛姨妈是真的急了。
“我原想着多留探春几年,到底是姑娘家,在家中千般好,到了婆家既要侍奉公婆,又要看护小姑,实在是艰难。只是她姨妈几次三番与我说,蟠儿如今年岁越发大了,实在是不好再耽搁了,三月初八正是个好日子,虽赶了些,不过是这门出那门进的事儿,便是探春做了薛家妇,老太太想她了,着人吩咐一声,便能过来,在哪里还不是一样。”
贾母沉吟片刻,道:“只是赶了些,探春的嫁妆,你可都预备妥了?”
王夫人忙道:“自蟠儿与探春换了庚帖后,我便一直预备着了。先时小姑出嫁,家里是给预备了六十四台嫁妆,另外田产铺面不算。如今探春出嫁,不好越过小姑去,且她本是庶女,我便做主,折了一半,给她置下三十二台。家中田产铺面本就不丰,且她两个兄弟都尚未娶亲,便没添这个。老祖宗瞧着,可还行?”
贾母点点头,王夫人能拿出这些,已是不易,便道:“倒也妥当。”又道,“赵姨娘虽不着调了些,到底是探春亲娘,过几日先行小定礼时,也给她那屋摆一桌,招待招待她兄弟,待探春的大日子时,别叫她出来现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