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拳拳到肉、近身搏杀的类型,比的是认知层次,比的是“操作”技巧,比的是底层的体系构建。
所以向坤无比的自信,因为他不仅在体系构建上远比“终极猎食者”强得多,本身对“终极猎食者”的了解,比“终极猎食者”对他的了解高出无数级。
在向坤把身上“终极猎食者”的特殊因子、特殊超感信息抹除掉之前,“终极猎食者”可以知道他身上发生了哪些具体的变化。但从后面的实际情况来看,“终极猎食者”所能掌握的信息,也就仅限于身体变化、阶段性转化程度等信息,对于向坤依靠能力所构建的、存在于身体外部的“超联物”、“情注物”,及基于此存在的“超感物品体系”和衍生出的各种能力,根本一无所知,没有什么概念。
其实这倒也很正常,毕竟向坤走的几乎可算是一条“变异生物从未设想过的道路”,而“终极猎食者”的根本需求是获得能够完成它下一阶段性极限转化的“血源”,所做的一切,似乎也就是在制作适合这个“血源”出现的环境,所以它只需要关注“变异生物”的阶段性转化程度。
从“终极猎食者”长久以来的操作模式来看,它显然是把宝压在了人类这一族群之上,认为从人类转化的“变异生物”中,诞生出符合它阶段性转化需求的“血源”可能性最大。
与此同时,人类也是它所认为最可能威胁到它的种群,所以才会有人类研究者每次开始对“变异生物”进行研究、快要初级到“高维因子”的秘密时,它就会处于应激敏感状态,制造惨案,进行阻止的情况。
不过从向坤的出现来看,“终极猎食者”的判断其实是正确的,人类确实能够诞生出符合它要求的“血源”,也确实能有对它产生致命威胁的人,只不过它没想到它的“监控”方式、控制体系失效了。
向坤很清楚,并不是“终极猎食者”智能低下,而是受限于它的信息获取方式、类型、量级,决定了它就只能设置这种“应激触发模式”,并没有办法进行更灵巧、更有变通的应对和处理。
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