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绿,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富翁;如果切开赌石后其本质是一块外绿内白的灰沙头,一夜之间就会倾家荡产。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所谓“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
据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 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
翡翠贸易尤其是原石贸易,成功倚仗着运气,就象赌博、彩票一样对未来投资。所谓赌石,就是用璞玉来赌博。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璧。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
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
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要知道,通过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里面的优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学问的。“神仙难断寸玉,大师往往失手。”玉在地下时就很神秘,没有一种仪器能探测到它。等它出来了,外面又包着一层岩石的皮壳,皮壳里面是什么,依旧没有人说的清,所以行内把判断玉的过程称做“赌石”。
那些烧香拜佛的人无非是想让自己的赌石毛料能够赌涨,现在还有很多珠宝公司在解比较重要的赌石毛料的时候还是要挑选一个良辰吉日,然后再去烧香拜佛一套流程下来还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柳亦辰不怎么相信这种东西,他挑选好解石所用的工具之后就开始准备解石。
柳亦辰已经提前知道这里面是一块龙石种翡翠,所以他这次并没有选择直接开始切石。而是用砂轮机一点一点的打磨着赌石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