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日,陈永年带来戴雨燕面具的医生。” 第四页信纸角落贴着张泛黄的照片,背景是未完工的青梧里 7 号楼,医生手中的产钳闪着冷光,“他们要求我们在中空层内壁刻上实验体编号,7 号墙的人形空洞是为苏素兰的孩子准备的‘恐惧孵化器’,墙面黏液的成分是她的羊水提取物与地西泮的混合物。”
苏棠的视线模糊,母亲坠楼前的微笑突然在脑海中闪现,原来那不是告别,而是用生命保护墙内的证据。
第五页信纸记录着 1998 年 10 月的集体中毒事件:“二十三名工人出现幻听,听见混凝土里有婴儿啼哭。陈永年给我们注射‘镇静剂’,实际是低剂量地西泮,让我们成为‘建筑共振’的活体传感器。”
信纸上按满了血手印,其中一个指纹与苏棠在水塔密室发现的陈美玉左手指纹完全吻合 —— 那是当年被迫参与阴谋的工人后代。
第六页信纸的内容让苏棠的呼吸骤停:“1999 年 3 月 17 日,苏素兰坠楼当晚,我们听见 701 室传来激烈争吵。她发现了中空层的产钳和实验报告,用指甲在墙面刻下‘7-19-317’的密码后被推下阳台。陈永年随后进入房间,将产钳重新封入墙内,并在黏液中混入她的血液,让疤痕成为共振启动的生物钥匙。”
信纸背面贴着半张监控截图,母亲坠楼前的瞬间,手指比出的 “7” 字手势,原来不是求救,而是指向墙内的 7 号中空层。
最后一页信纸是全体工人的联名血书:“我们将忏悔信藏在七栋危楼的承重墙内,编号对应北斗七星方位。当裂缝扩张至 3.17mm,黏液会激活信纸的荧光标记,希望二十年后的人能看懂 —— 恐惧不是混凝土的凝固剂,是吃人血馒头的魔鬼在筑巢。”
信纸右下角盖着模糊的工章,印泥里混着蓝色药粉,和垃圾站发现的胶囊成分完全一致。
“苏小姐,基因检测结果出来了!” 林双生的呼叫从对讲机传来,带着实验室特有的白噪音,“我的线粒体 DNA 里有段序列和你完全一致,而这段序列……” 他的声音突然哽咽,“是 1998 年药物实验中,孕妇被注射的地西泮代谢物与混凝土真菌的融合基因。我们的母亲,都曾是他们的‘活体容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棠的手机在此时震动,收到李默从医院发来的照片:郊区药厂地下库的混凝土样本检测报告,“基因编辑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