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是赵宋之时,据说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每日便能容纳千人沐浴。宋徽宗更是手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其辉煌盛景可见一斑,可谓久盛不衰。
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五千卷之记载。金人也曾刻“诗碑”盛赞其寺塔,诗云“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然而,即便这是一座如此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的寺院,进入大明王朝之后,却也逐渐走向衰落。
穿过山门便是前殿,绕过前殿,一座高达十七八丈的古塔赫然矗立眼前,正是那“真身舍利宝塔”。
这座宝塔巍峨高耸,庄严肃穆,神秘莫测。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几度兴衰交替,如今早已是“雕梁画栋今犹在,朱颜不再似曾经”。
它宛如一位迟暮的老人,疲倦地俯瞰着西府大地,沉浸在对往昔鼎盛繁荣的回忆之中。
张冲灵步伐如风,双目紧盯着那几个耍猴人,若非还有香客在旁往来穿梭,他怕是早已施展出轻身术飞扑而上。好在被他牢牢锁定之人,哪怕是能上天入地,也决然休想逃脱。
那几个耍猴人深知有人在后穷追不舍,脚下丝毫不敢停歇,绕过宝塔,径直朝着后面的大雄宝殿狂奔而去。
张冲灵紧跟其后,步伐匆匆。当他绕过宝塔之时,却瞧见几个耍猴人正与几名灰袍僧交谈着。
只见那位杨师傅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什么,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灰袍僧微微点头,身子一侧,目光已如冷箭般射向了这边。
杨师傅也朝这边的张冲灵望了一眼,脸上不易察觉地露出一丝狞笑,紧接着,便跟着几名年轻的灰袍僧准备离开。
眼见着耍猴人就要逃走,张冲灵猛地纵身跃起,如鹰隼般俯冲直下,试图一把将其抓住。
就在他即将抓住杨师傅的瞬间,那位身材魁梧的灰袍僧猛地一挥宽大的衣袖,一股强劲的劲风呼啸而来。
张冲灵心头一震,迅速撤回手,借力往后一翻,稳稳地落在地上。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和尚不过轻轻一挥袖,却足以显露出其数十年深厚的佛门修为,着实高深莫测,堪称高僧!可他眼睛一瞥,那几个耍猴人已和几名僧人转入了旁边不远处的僧房之中,心中不禁焦急万分。
他虽心急如焚,可眼前这位高僧却似乎淡定从容,丝毫不急。只见高僧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声如洪钟般问道:“阿弥陀佛,施主从何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