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应该十三岁,而江澄才年仅八岁,两孩子都黑瘦黑瘦的,很单薄,脚指头从鞋子里露了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有了原身的记忆,江宁心中突然猛地一酸。只能多看几眼,当不认识。这时,原本还嘻嘻哈哈的孩子们也看到了江辉和江澄,他们的声音瞬间低了一度。
其中一个小孩小声说:“走,咱们去那边。”江辉和江澄也看到了江宁,都愣住站在那不动,一直看着一边。
江辉先反应过来,赶紧拉着弟弟,低着头,急匆匆从另外一边离开了。江宁故意接着小孩的话,说:“不去了,有点累,反正以后每天下午都要来打猪草的。咱们就在这,再打点猪草算了。”
也不知道两个表弟有没有听到他后面的话。之后,其他小孩看人走了,又热闹了起来,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继续说着。
还跟江宁讲起这两个孩子,说他们是村尾下放在牛棚里的孩子,并告知江宁不要理他们。
江宁从孩子们口中得知,牛棚里除了住着外公舅舅一家,还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少年,应该和他差不多大的。
大人们都告诫自家小孩,不要和牛棚里的人说话,说他们是“坏分子”,所以村里人都不太搭理他们,平时也离他们远远的。
好在现在不是严打时期,而且牛棚里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大家也不会做得太过分。平时也没人故意去欺负他们,只是偶尔会有调皮的村里小孩去招惹一下,但这种情况也很少见。
以前每年都有人来检查的,一检查他们就要被拉出来,被P斗,这几年很少有人来过问了,基本处于不太管的状态。村里人大都朴实善良,有些人其实还挺同情他们的。
江宁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他运气还挺好,才来就遇到了表弟们了。他打算,再多了解一些情况后,就找个机会去见见外公和舅舅,给他们送点吃的,想办法帮他们改善一下生活。
四五个孩子,你拔一把猪草,我揪一把嫩叶,不一会儿,就帮江宁打了两背篮猪草。还帮江宁捡柴,小小的身影在山林间穿梭,不一会儿就抱来不少干燥的树枝。
江宁先把猪草交了,计分员看满满两背篮猪草给他记了两个工分,悄悄跟他说:“江知青,做活别太急,悠着点,做慢点也没事。”
江宁这才知道计分员是赶车李大爷家的大孙子,而且和大队长家还是很近的亲戚,也算是巧了。
之后,村里的孩子们还帮江宁把柴送到知青点就跑了。其他知青看到江宁和一群孩子有说有笑,还帮他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